佛光山義工趣 青年學做彌勒佛 李生鳳、林淑妙大樹報導 |2022.02.08 語音朗讀 10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青年包裝平安米,讓大家把平安帶回家。圖/佛光青年總團提供佛光青年春節當義工期間,安排於大悲殿早課。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青年義工在新春期間,發心與大眾結善緣。圖/佛光青年總團提供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林淑妙大樹報導】春節期間,一群佛光青年運用假期到佛光山當義工,其中包括多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的學子,服務期間並安排大家在大悲殿、大智殿進行早晚課,象徵著每日開工、收工的「儀式感」。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初三上午於大悲殿與青年接心,期勉將所學的佛法落實生活,為世間帶來歡喜。慧傳法師肯定佛光青年在疫情期間發起線上修持的精進力,以實例說明如何實踐〈佛光四句偈〉中的「惜福結緣利人天」,以及在佛門如何看待除夕與過年。以「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如喪考妣」,說明年關已到,代表生命已到了一個段落,但對世間的道理又了解多少,即使已經了悟道理,但已過了多少歲月,應該好好深思。法師也說明,佛門正月初一是「彌勒佛聖誕」,雖然彌勒菩薩尚未下生人間,但與其等待,不如「求彌勒,拜彌勒,不如自己做個彌勒佛」,此次大家回山當義工,也是替大眾帶來歡喜;最後以「聞思修入三摩地」,勉眾增長知識並加以運用在生活中。在場有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等。我年輕我學佛服務心生歡喜就讀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博士班、印尼籍馬索利表示,在印尼,佛教被認為只有打坐、誦經,是老人家的事,他所認識的佛光山很適合年輕人,且對大家都相當照顧。馬索利從小學佛,他認為佛教觀念是一種邏輯,要靠自己研究、實證,才能發現答案。他發現許多印尼學生都有各自宗教的學生會,但卻沒有佛教相關的學生團體,於是邀約佛教徒學生一起共修;由於疫情大家無法回鄉,因此號召青年到佛光山當義工,「回到佛光山幫助我們的家,精進修行,感受過年的氣氛。」就讀高雄餐旅大學的羅妍而,本身也是印尼佛光青年,他表示,義工服務讓他感到很歡喜,「看到別人歡喜,然後就會有一切就都圓滿了的那種感受。」他感謝有這當義工的機會,尤其在佛光山,有「家」的感覺。「新年快樂!」當您走到佛陀紀念館、大悲殿、佛光山登雲路,不只能聽見中文,還有英文、馬來文、印尼文版的祝福語,隨即會看見這些青年義工親切地招呼來山遊客,他們也成為第一線的外語協助人員。踐行宗教融和擁抱和平共存大悲殿廣場有「觀音迷宮」,引領大眾認識四大菩薩,另有「金卡吉印」祈願卡讓民眾祈福。來自印尼的曾惠靖、陳書娜、何智菲信仰基督教,首次到佛教寺院當義工,負責協助引導、拿香、大悲咒水與大悲殿香客結緣,他們說:「沒想到佛光山對於其他宗教信仰,是如此的包容。」來台讀大學的三人,雖然不太會說中文,但透過肢體動作跟遊客互動,他們表示很開心,同時在這裡感到內心很平靜、歡喜。問他們未來有因緣的話,還會不會想來佛光山服務大眾?三人異口同聲表示:「一定會再來到佛光山當義工。」佛光山的第一座殿堂是大悲殿,於一九七一年開光落成,此後,便有無數感人的感應事跡,這是觀音菩薩的慈悲、無畏守護,如同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今年的新春法語「處世無畏 和平共存」。 前一篇文章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 拍攝荷華寺 下一篇文章 紐約道場年菜PK 雲端上菜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2【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3祈福.勝尾寺2025.10.20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8【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9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10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泰山佛光童軍 重陽送暖佛光山東禪寺優異 幸福村角逐雪州最佳新村獎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 承續法脈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