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斯坦」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2008.01.26
950觀看次
字級

2007年有兩件事值得觀察,一是油價衝到100美元,但「200美元為時不遠」的預測已出現。二是澳門靠賭場大賺錢,新加坡積極跟進,澎湖則懊悔不已。

石油、博弈看似無關,其實未必。

2007年4月,哈薩克號召中亞五個「斯坦」國家,希望結成像歐盟的「斯坦聯盟」,人貨、資金自由流動,加速經濟發展、促進政治穩定。此提議如果實現,除了總面積相當於歐盟,更重要的是,世界最富有的能源將集合到一個貿易體系中,不容小覷。

這五國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國,位於古代絲路之上,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在台灣,譯名都無斯坦),蘇聯崩解後獨立。

斯坦國家都是古老民族,譬如烏茲別克,13世紀時中國稱為花剌子模,境內多是荒涼的戈壁,綠洲古城布哈拉、撒馬爾罕則因絲路而繁華,現已列入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布哈拉是兩千年歷史古城,傳說中,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也曾出現在布哈拉的市集。

絲路沒落後,斯坦國家褪色,直到「大博弈」上映。

老電影《大博弈》講的是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英俄在此的戰略爭奪。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不只是片名,歷史上確有其詞;game有賭博之意,列強在該地區的爭奪,何嘗不是一場豪賭?

斯坦國家大都瀕臨裏海,而裏海沿岸被譽為第二中東、第二波斯灣,石油儲量據稱達兩千億桶,光是哈薩克、亞塞拜然的蘊藏量,就是美國石油儲備的三倍。而哈薩克還有其他九十多種礦藏,鎢儲量占世界第一位,鉻、磷礦石是世界第二,銅、鉛、鋅、鉬和磷儲量占亞洲第一。土庫曼的天然氣也很豐富,約佔全球四分之一,但受沙漠影響缺水,水甚至比油貴。

2003年《新的大博弈:中亞的血與石油》一書作者克萊弗曼就預言,裏海附近的中亞國家將成兵家必爭之地,「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勢力,中國、伊朗、巴基斯坦也開始進入。」而五個斯坦國家的五千多萬人口中,一成是俄羅斯族,俄國當然不會袖手旁觀,2004年與哈、土、烏三國簽約,建立天然氣聯盟。

1999年的007電影《縱橫天下》,由皮爾斯布洛斯南、蘇菲瑪索主演,其中一段情節,龐德與野心份子追逐開火,背景即是裏海油田的鑽井塔。英文片名「The world is not enough」指的就是全球原油短缺,各國爭取油管的路徑、出海港,龐德就是要阻止這兩個關鍵被野心份子掌控。

哈薩克沒有出海口,以往石油只能向北運至俄羅斯,向南送往伊朗,或通過裏海向外運輸。如今,因中國積極拉攏,通過新疆進入中國;烏茲別克也與中國簽訂石油合約,加強能源合作,引起美、俄憂心。

美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是要得到裏海石油,特別是亞塞拜然、哈薩克兩國的。其次,裏海地區聯結歐、亞大陸,是控制中亞、西亞的戰略要地,是國際地緣政治重要的生命線。美國自2001年反恐以來,開始在吉爾吉斯、烏茲別克設立空軍基地,並與哈薩克軍事合作,由該國出兵攻打伊拉克。

 2005年,吉爾吉斯與中國加強軍事合作,引起美國強烈關注。美國全球安全專家拉夫特指出:「中國正在改變中亞的大博弈。」

美國用「自由、民主」價值觀,企圖改造伊斯蘭世界,但俄羅斯依然是中亞各國的主要盟友,普丁倡議建立「裏海五國同盟」,這五國略異於「斯坦聯盟」。裏海沿岸國家中,伊朗是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占世界總產量5%。俄羅斯也是能源大國,加上亞塞拜然、土庫曼、哈薩克,對美國及西方盟國構成巨大挑戰。

裏海地區的戰略地位,從「絲路時代」就可看出。

中國古代,張騫出使西域後,絲路上的商賈更是絡繹於途。漢代得知西方有個「大秦國」,位於「西海」西邊。如三世紀《魏略》一書首先記載大秦國,說:「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五世紀《後漢書》也記錄「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

大秦國所臨的「西海」非常遼闊,所以稱為大海,它正是裏海。而大秦國,當時以為就是羅馬,其實是亞塞拜然。亞塞拜然曾隸屬波斯,國名來自波斯文的Aser(火),意為「火的國家」。許多古籍記載,絲路商旅到達亞塞拜然後,驚訝發現「地上到處冒火」,「黑油」遍地流淌、自燃自噴。

裏海地區在九、十世紀就發現石油和天然氣,當時人們看到地縫冒火,以為是神明顯靈,於是而有拜火教(中國稱為祆教)。

拜火教其實是瑣羅亞斯德教,創始人瑣羅亞斯德(前628年-前551年)出身於安息帝國。該教曾為波斯帝國的國教,是基督教出現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馬可波羅遊記多次提到拜火教,至今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仍可看到完整的拜火教神廟。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是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但融合了大量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的教義。有人把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統稱為「拜火教」,實際上兩者有別,關係類似猶太教與基督教。

亞塞拜然是世上使用天然氣和石油最早的地方,古代遇敵進攻,就投下石油火把抵抗。十九世紀末,巴庫提供全球一半的石油需求,稱為石油城。1933年亞塞拜然被蘇聯吞併,石油產量占當時蘇聯全國的70%。

蘇聯解體後,斯坦國家紛紛獨立,西方世界如狼似虎撲向這些石油古國。美國能源部、甚至西方大石油公司都宣稱:「誰掌握了裏海的戰略資源,就能主宰21世紀的國際能源市場。」

哈薩克號召組聯盟,想掌握自己命運,如阿拉伯世界邁向富裕。但這場「豪賭」,斯坦聯盟有多少勝算?國際分析家指出,「美國藉口反恐,目的實是爭奪石油。列強在裏海的能源爭奪戰,足以引發世界大戰。」

假如再有一場「大博弈」,戰場應叫做「斯坦大賭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