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北京冬奧四日揭幕,儘管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外交抵制這項四年一度的活動,然而數十個國家的元首、總統、皇室成員、國際組織領袖及至其他高級政要,都出席了開幕式;雖然這些國家有部分沒有派出運動員,即使派出也不可能贏得獎牌,但這並不重要,因為他們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就必須親自前往。
新冠疫情下中國採取清零政策,習近平已有兩年多沒出國門,與習面對面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價值,因此強勢如俄羅斯總統普亭,也藉著出席北京冬奧開幕式與習近平舉行二○一九年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
其他國家領袖及政要,分別來自柬埔寨、巴基斯坦、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埃及、吉爾吉斯、亞塞拜然等數十國,其中至少有八個國家沒有運動員參賽。
從北京的角度來看,西方國家領袖、官員來不來並不重要,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大國,可以平視這個世界,其威權政治風格足可以與由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分庭抗禮,甚至正面交鋒。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中國問題專家賽奇表示,中國成功吸引國家元首到來的數量,證明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這些國家元首到北京,是不想被視為輕視中國。
這些領袖裡,分量最重當然是普亭,然而其他國家領袖也不容忽視,例如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上月在國內面臨政治動盪時,得到了習近平的支持,而且哈薩克更是「一帶一路」連接歐亞的中心。
另一個是海灣國家卡達,現任國王塔米姆上周一還在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拜登除點名卡達成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國,更稱之為「好朋友及可靠夥伴」。卡達是個能源豐富國家,一旦歐洲天然氣供應遭俄羅斯削減甚至中斷,它可能是一個有用的備用選擇,現在塔米姆也親來與習近平見面。
還有是波蘭總統杜達,是歐盟國家中唯一到來的元首,並會與習近平會談。在目前西方的外交抵制以及烏克蘭危機的背景下,他的出現值得留意,尤其是波蘭與烏克蘭是接壤國家。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同樣是習近平的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