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疾病、不同年齡層,有不同進補方式。一般以年齡層為主,分為三期:
一、少年兒童期:少年兒童處在不斷生長及發育階段,尚未成熟與完善,屬於稚陰稚陽,臟腑嬌嫩,易虛易寒,且小孩脾胃不足,過食油膩之食品易損及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補法:應少溫補,易於消化,以補後天之本。
二、中年及青年期:青年期人體臟腑功能旺盛,各器官處於鼎盛時期。中年人由盛而衰之轉折點。
補法:補腎、健脾、舒肝等抗衰老之藥膳。
三、老年期:經過大半輩子之忙碌,臟腑功能之減退,故補法與青年期大不相同。
補法:應長期監控,應清淡,易於消化及吸收,健脾開胃,補氣活血,通便。
通常我們在進補時,須了解到你的體質屬於那一類?
最簡易的方法為下列二項:
(一)熱性體質:緊張、興奮、亢進、炎症,充血之症狀。表現為:口渴、喜喝冷飲、尿量少而色黃、便秘、交感神經興奮、舌紅苔黃。
(二)寒性體質:無力、口不渴、喜喝熱飲、尿量多而色淡、副交感神經興奮、舌白苔白。
到底那些人適合冬令進補?台灣冬天寒冷,傳統醫學認為,冬天宜溫補,以溫補陽氣,強身去寒健體。冬令溫補主要適宜以下幾種人:
(一)年老體衰者:對於年老體衰者,除了注意起居,調養精神外,善於進補是很重要的。此種人進補,以平補為主,以食物中的雞、魚、肉、蛋為主。
(二)陽氣虛弱者:冬令時節為一年中陰氣最盛之時,陽虛的人常會流清水鼻涕、手足冰涼、小便清長、夜尿頻繁、大便稀爛、陽事不舉。這類人可用熟附子、乾薑、辣椒、人蔘、羊肉、鹿肉等共燉食,以期陽氣勝發,增強體質,禦寒邪於體外。
(三)易患冬季疾病者:一些慢性病每逢寒冷的冬天易發作,如慢性支氣管炎,預防與治療方法就是溫補,可選用熟附子、肉桂、肉蓯蓉、海馬、狗腎、人蔘、炙甘草等。
我們近一步將滋補食品與滋補藥品細論,供大眾參考:
A、滋補食品
補氣:花生、蓮子、荔枝、大棗、豬肚、羊肚、牛肚、鯽魚、黃鱔、海參等。
補血:胡蘿蔔、葡萄、豬心、豬肝、羊肝、牛肝。
補陰:桑椹、甘蔗、黑豆、豆腐、豬肺、豬胰、豬腦、豬蹄、羊乳、牛乳、蜂蜜、燕窩等。
補陽:胡桃肉、羊腎、羊肉、蝦子。
B、滋補藥品
補氣:人蔘、刺五加、五味子、黨蔘、山藥、大棗、靈芝等。
補血:當歸、熟地黃、何首烏、龍眼肉、三七、白芍。
補陰:麥門冬、天門冬、百合、玉竹、女貞子、枸杞子、銀耳。
補陽:淫羊藿、杜仲、肉蓯蓉、菟絲子、鹿茸。
(本文作者為台北護理學院中西醫結合護研所副教授劉吉豐。諮詢網站:chifeng@ntcn.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