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芬蘭手機製造商諾基亞(NOKIA)公司上周宣布,將關閉在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此決定恐將導致超過四千名德國人失業。德國抵制諾基亞的呼聲四起,一些政治家也公開表示將不再使用諾基亞產品。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庫爾特‧貝克就表示,他已禁止家人使用諾基亞手機,「我家中絕對不會再出現諾基亞手機!」
積極談判中 留廠機會低
諾基亞公司十五日宣布,將關閉位德國波鴻的工廠,並遷移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羅馬尼亞。這項決定將造成二千三百人失業,並可能再間接波及數千人。諾基亞認為,關閉波鴻工廠的原因是當地的勞動成本太高,是羅馬尼亞的十倍;但德國政府認為,歐盟為協助新成員國經濟改革會發放商業補貼,諾基亞在羅馬尼亞設廠,其實只為了獲得這筆錢。
目前德國工會、政府正積極與諾基亞公司談判,但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認為,波鴻留住諾基亞工廠的可能性不大。德國最大工會IGMetall指責諾基亞的決定是「醜聞」一件,波鴻民眾也於二十二日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抗議關廠。
形象遭重擊 德追討補貼
最新民調顯示,自從宣布關閉波鴻工廠消息以後,諾基亞的形象在德國已遭受嚴重打擊。不少消費者對諾基亞的印象變得極差,在手機綜合評價上也明顯低於它的競爭對手Motorola、Sony與Ericsson。
讓德國人感到最憤怒的是,它們之前為留住諾基亞工廠,過去數年內向諾基亞公司提供逾八千八百萬歐元(逾台幣四十一億)的補貼。該區州長于爾根‧呂特格斯說,從諾基亞一九八七年建廠至一九九九年,州政府一共提供諾基亞六千萬歐元補貼,此外,聯邦政府還為諾基亞提供另外二千八百萬歐元補貼。目前,德國正打算調查是否能討回其中一千七百萬歐元。
抵制聲浪起 不願再補助
歐盟負責企業和工業的委員、德國人費爾霍伊根就表示,這件事將促使各國重新考慮補貼企業政策。他說:「波鴻所在的地區沒有必要為了吸引企業,而提供這麼多的補助。」
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貝克說,「要公眾抵制某種產品不是我的風格,但毫無疑問,諾基亞不再代表友善的意義,我不想每次打電話都想起這件讓人氣憤的事。」德國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主席彼得‧施特魯克則指出,他已經交出他的諾基亞N95手機,「我要辦公室再幫我找個新手機」。
財政部長佩爾‧施泰因布呂克批評諾基亞是「隨時開溜的資本主義」。德國消費者保護部長霍斯特也暗示,他將禁止他的部門使用諾基亞手機。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毫不諱言,稱消費者有權優先選擇「德國製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