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七筆勾〉詞乃蓮池大師出家前夕,為明出家志向而作。師係沉門單傳,自幼聰慧過人,十七歲即中秀才,賢妻幼子,眼看前程錦繡,心中雖向佛,卻不敢拂逆父母的厚望。豈料幾年之內,妻兒父母相繼故往,蓮池大師更感人世無常,在求得繼室湯氏諒解後,決心出家修行。
出家前夕,他一夜無眠,三十二年來的往事一幕幕重現:出生時父親的異夢、求學讀書、考取秀才、與前妻的邂逅、妻兒父母的相繼往生……在在令他感嘆人生一場不過是陽焰泡沫。
這一夜,他為自己過去三十年做了總結,也留下勤誡世人迷途知返的詞,共有七首,取名〈七筆勾〉。也是蓮池大師諸多著作中,為佛門勸世之作的首篇。
一、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如山一般高的父母恩情,即使甘旨供養也不能報答親恩於萬一。唯有讓雙親脫離五濁惡世的煩惱纏縛,出世修行的子孫才得以成就道業。如此大孝,凡人怎麼了解?就是因為如此而追求出世真理,把功名拋於身外,不再戀棧。)
二、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
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儘管如花美眷,依然抵不過似水流年,一旦因緣盡時,還得忍受愛別離苦。都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豈知情天恨海如枷帶鎖,令人不得出離。因此勘破一時的愛染,把夫妻魚水歡情拋於身外,不再戀棧。)
三、身似瘡疣,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竇,今日還存否?
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貴子蘭孫一筆勾。
(兒孫自有兒孫福,即使澤被後代,那又如何呢?過去竇燕山教養五個兒子都功成名就,而今還在嗎?今天的後生就是明日的前人,都不是萬年久長啊!因此把子孫後事拋於身外,不再戀棧。)
四、獨占鰲頭,謾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斗,聲勢非常久。
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梁,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金榜題名時,人生至樂;然而官符金印何嘗能終生把持?多少人為求功名白了少年頭,等到南柯夢醒,還剩下什麼呢?因此把功名富貴拋於身後,不再戀棧。)
五、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
嗏,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繡,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搆,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家財萬貫,是多少人苦苦追求的。誰知得不到的人苦於追求,得到的人苦於憂心。只要無所求,粗茶淡飯香過珍饈美味,茅蓬小屋也好過摩天大樓。因此把家舍田園拋於身外,不再戀棧。)
六、學海長流,文陣光芒射斗牛。百藝叢中走,斗酒詩千首。
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生死跟前,半時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才高八斗,滿腹學問可比天上的文曲星。不論是七步成詩,或者七歲能詩,當生命走到盡頭時,那文章錦繡、六藝詩書,能救人於臨命終嗎?因此把那學富五車的才識拋於身後,不再戀棧。)
七、夏賞春遊,歌舞場中樂事稠。煙雨迷花柳,棋酒娛親友。
嗏,眼底逞風流,苦歸身後,可惜光陰,驀然空回首,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
(輕歌曼舞、踏青遊春,百花叢裡把酒言歡,是多麼美好的賞心樂事。可惜風流韻事轉眼成了過眼雲煙,留下老去的青春和虛擲的光陰,回首唏噓又能喚回什麼呢?因此把風月情事拋於身外,不再戀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