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桃園市經國國中設備組長范揚錦
本校實施讀報教育,提供學生閱讀的報紙種類繁多,除了《中學生報》、《國語日報》、《好讀周報》外,還有《人間福報》。
報紙是推動閱讀的好幫手,以《人間福報》而言,選材多元,能使學生認知各類議題,獲得多方面的知識及觀點。國內外新聞事件可使學生接觸不同國家的風俗民情,培養更具國際觀的視野;副刊文章、生活資訊等,內容貼近生活,能激發學生閱讀討論的興趣,而不致覺得枯燥乏味。
學校提供報紙,目標是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讀報活動。具體做法是利用早自習時間,請學生挑選有興趣報紙內容朗誦,並與全班做心得分享;或是進行分組,同學挑選感興趣的篇章做成剪報;或以分組報告時延伸的問題做活動討論,與全班同學分享。為了使學生增加閱讀的時機,有的老師會以班級讀報區或教室布置方式,張貼報紙新聞報導或優良文章,讓學生自由瀏覽,同學互相分享有趣的文章,還能激起學生讀報的樂趣;並利用家庭聯絡簿、作文等,要求學生閱讀新聞或短文後寫作讀後心得。

在讀報教育的活動中,多數學生能與全班分享個人有興趣的議題,吸引也有相同興趣的同學課後延伸討論。有些學生查詢報紙上的時事或議題相關資訊時,沒有辦法從原本的報紙中得到解答,便請教老師,經過指導建議搜尋管道後,學生學會主動上網或搜尋其他報紙的相關報導,培養資料整理的能力。藉由個人聯絡簿的心得寫作、短文寫作或上台分享,同時養成反思自省能力,達到學校品格教育之目標。
讀報教育實施以來,發現以下優點:
1.藉由心得寫作,學生學習如何摘錄文章重點及佳句、簡述文章內容大意、找出文章的關鍵,並領悟中心要旨,更能寫出自己的感動以及省思。
2.學生開始吸收不同於課本內的知識,並且藉由閱讀,訓練欣賞優美篇章、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意境的能力。還能針對議題內容提出問題,並比對其他報導而找出更完整的答案。
3.藉由同儕之間的討論使學生懂得分享,接納不同意見,繼而回饋自己的想法;或是歸納與統整他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學會同理心與關懷的態度。
4.由於學生平時沒有太多機會上台說話,學生上臺分享令自己感動的新聞篇章,除了可以訓練臺風、膽量外、練習說話的組織及構思能力,更可表現出學生的個別性,也可以讓臺下的學生學習專注聆聽以及尊重他人發言。
5.藉由心智圖的製作,能引導學生清楚掌握文章的要素,訓練其分析文章的能力。
期望學生翻開報紙,樂享讀報時光,更能從讀報中精進語文能力,獲得知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