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大臣謚號 文正最美

章樹華 |2008.01.17
1208觀看次
字級

中國古代的大臣死後都有「謚」。謚號沒有明文規定哪種最高,從《史記‧謚法解》來看,「文正」最美。《謚法解》關於「文」、「正」這兩個字的定義為:「經天緯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內外賓服曰正」。

唐朝著名的文臣中,死後被謚為「文」的很多,如魏徵謚號為「文貞」,房玄齡謚號為「文昭」,姚崇謚號為「文獻」,狄仁傑謚號為「文惠」。

到了宋朝,「文」、「正」開始連起來用。宋朝大臣死後謚為「文正」的只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等五人。某些大臣行為有些疵病的,朝廷即使謚之為「文正」,往往也會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對。大臣夏竦死後,朝廷謚之為「文正」,遭到群臣反對後,夏竦被改謚為「文莊」。

元代時,最高統治者模仿漢人加謚的辦法以籠絡臣下,特別是漢族大臣。良相廉希憲(漢族)、劉秉忠(漢族)、耶律楚材及大臣趙良弼(漢族)死後都謚號「文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