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外交部昨天聲明,馬拉威政府在中國威脅利誘下,決定與中國建交,政府對此至表遺憾。為維護國家尊嚴、主權及人民福祉,自即日起中止與馬拉威外交關係,並停止一切援助計畫。
外交部政務次長楊子葆昨晚在外交部召開記者會指出,駐馬拉威大使莊訓鎧在台灣時間昨天下午四時四十五分收到馬國政府的外交節略,知道馬國要與中國建交,外交部立即展開因應機制。在瓜地馬拉陪同陳總統出訪的外交部長黃志芳收到訊息後,立刻與馬國外長班達通電話,台灣還是表達了與馬國合作的誠意,但顯然馬方對此已有看法。
楊子葆說,台灣自一九六六年與馬拉威建交以來,就積極協助馬國各項基礎建設及國計民生計畫。中國多次企圖破壞台馬關係未成,並在去年下半年開出六十億美元天價利誘馬方,但台灣還是持續與馬方溝通,遺憾的是馬國仍一意孤行,「並配合中國選擇在我元首出訪時刻與中國建交」,「這對台灣政府及人民是極大的羞辱」,不是一個相交四十二年並自詡為民主國家應有的做法。
去年底傳出與馬拉威邦交生變的訊息後,當時馬國政府與馬拉威駐台大使馬洛亞都一再向台灣保證,台馬邦誼沒有改變,但黃志芳想去前線力挽邦交,卻遭馬國拒絕;今年一月以來,馬國總統府方面跟台灣就「關閉對話的大門」,雙方溝通既不自然也不順暢,黃志芳在立委選前並預告,「不排除中國在總統出訪時使出奧步,打擊政府威信」。
關於善後問題,楊子葆說,外交部已有撤退方案,目前駐馬拉威大使館有六名館員、十四名技術團及醫療團員,以及少數馬拉威僑民與民間投資等,希望馬國政府能依照外交慣例,保障台灣人民安全及財產。
位於非洲東南的內陸國馬拉威,面積十一萬八千四百八時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三百萬人。台灣中止與馬拉威的外交關係後,在非洲的邦交國剩下四國,分別是史瓦濟蘭、布吉納法索、聖多美普林西比、甘比亞。台灣邦交國從二十四個減為二十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