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西洋鮪魚保育國際委員會(ICCAT)日前為我國漁船濫捕做出制裁,減少鮪魚配額及漁船數量,造成台灣漁業重大損失。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長謝大文昨天表示,若要有人負責,他會在解決的規畫報告出爐後,提出辭呈。
謝大文表示,ICCAT此項決議,包括縮減配額、減船、受檢、配置觀察員,以及加裝監控系統VMS等,雖對我國漁業造成打擊,但我國會努力配合,但因台灣是非會員身分,沒有上訴機會。另外,印度洋、東太平洋區域的漁業組織,現在也有管制漁獲量的限制,這兩者與ICCAT有溝通合作的關係,未來不排除兩組織將會跟進,我國已密切觀察中。
至於後續補救措施,謝大文說,農委會及漁業署已擬出具體補助措施,並送到行政院經核定後公布。而未來權宜船要建造時,會要求船東取得該區域的許可,且由接受申請的當地國負起責任,以免繼續發生這樣的爭議。
謝大文進一步表示,雖然必須縮減漁船數量,但部分船隻可以進行轉移經營項目或參與休漁計畫,再等到重新獲得許可,因此真正需要實際拆除的船隻有限,影響不大。對於上下游總體損失究竟多少及補助多少,漁業署則不願多談,謝大文只強調,政府補救部分是針對漁業的行為,不會分大小戶,因此不會有差別待遇。
行政院長謝長廷對此除表示遺憾外,並強調政府將會設法補救,挽回遠洋漁業漁民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