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抗議我國鮪魚漁船濫捕,日本日前在「大西洋鮪魚保育國際委員會」(ICCAT)提議對我進行貿易制裁,ICCAT昨天做出決議,台灣明年大西洋大目鮪漁獲配額由一萬四千九百公噸減為四千六百公噸,並要求台灣強化漁船管理,明年十一月年會將再檢討台灣改善情形,估計將對我國遠洋鮪魚業造成不小損失。
台灣區鮪魚公會總幹事黃昭欽表示,大西洋鮪保會允許我國在大西洋捕捉大目鮪的漁獲配額少了一萬零三百噸,捕捉大目鮪的漁船也從原本的六十八艘減為十五艘,這樣一來,我國每年大目鮪的產值,將從原本的四百億元減為三百億元,遠洋漁業業者和漁民將遭受嚴重衝擊。
針對這項決議,漁業署表示,將向國際組織釋出善意,不排除減船上百艘,同時強制漁船裝設監視系統,加強查緝,試圖挽回ICCAT對台灣漁業所作的制裁。而面對日方提案和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接受提案作成決議,造成台灣鮪魚漁業的經營危機,業者希望,漁政單位向日方與委員會的成員國加強說明減船措施,讓國際鮪魚漁業界了解台灣執行減船政策的誠意和決心。
行政院長謝長廷則表示,從去年起,政府就開始收買並降低鮪魚漁船的數量,台灣願意配合ICCAT對鮪魚捕撈量的決議,但他也坦承,這項制裁有損台灣鮪魚漁獲量,對台灣的鮪魚產值也將受到影響。
面對這項制裁決議,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潘維剛批評,政府在我國被ICCAT列入觀察名單時沒有積極作為,才會導致這種後果。國民黨團表示,根據漁業署統計,我國漁業年產值四十七億新台幣,若再加上掛外國輪的漁船,年產值更高,一
旦受ICCAT制裁,漁民生計將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