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空間】光點‧台北  古蹟亮起來

戴筱娟 |2008.01.12
278觀看次
字級



台北之家,前身為美國大使館,也曾是當年美國副總統尼克森來台灣訪問的住所。一九七九年中美斷交後,便關閉不再使用。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日內政部將其定為第三級古蹟。

「台北之家」的用意,就是希望這樣一個場所,擁有古蹟建築的外觀,卻蘊含豐富的書香、人氣、及第八藝術文化,成為台北大都會中的重要核心。

都市叢林的光點

在台北市文化局的努力、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修復之下,並委託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理事長侯孝賢導演經營,這座遺棄已久、門可羅雀的舊房舍,被賦予新的生命,在二○○二年十一月以「台北之家」嶄新的面貌在都會區活化了起來。

一提到台北之家,或許有人會馬上聯想到光點電影院、也有人會提起路過時便一眼可看的咖啡雅座,但是,除了這兩項顯著的主體之外,「台北之家」內部還具有另外一項別具風格的經營主題。

位於一樓的誠品書店,正是台北之家獨有的特色,不同於其他各處的誠品書店,此處店名叫「城市之光」,將陳書區分成兩大類別,規畫成以「電影」和「城市」為主的陳列區。

閱讀電影與城市

電影主題書區包含電影製作、視覺應用、各大影展的相關書籍、影音的周邊商品、及台灣電影專區。這裡可以看到世界各國的電影理論。許多人也會到誠品‧城市之光店來找尋喜愛的電影原著小說、劇本……等相關商品以作為收藏之用。

城市主題書區則以「城市」為區塊,包括了倫敦、巴黎、紐約、舊金山、開羅、東京、上海、北京、台北……等等二十四個大城市,提供了各大城市的文學作品。這樣的規畫是想為讀者開創出一種跳脫以往價值觀的閱讀概念與經驗,透過書本與各個城市間交流,同時也打破一般人原有的認知和禁錮,並且試著在可用的空間上,創造出閱讀無限的可能發展性。

下午,會看見三五好友、出外洽公的上班人士約在台北之家的咖啡座,有的輕鬆、愉快地聚會、談天,有的則忙碌地使用電腦、討論公事。另外,也有不少人隻身前來,在一、二樓挑選喜歡的位子坐下,點杯飲品或餐點,便拿出自己帶來的書、資料、或者是剛剛才在誠品選購的書籍,安靜地閱讀起來。

紅氣球珈琲時光

光點台北強調,結合書、電影、咖啡三種元素,是最初營運規畫的主要發想和角色定位,以複合式、多元化的經營模式進行,希望在這喧囂的台北市區,台北之家就是一個發亮的小小光點,藉由散發出來的光芒慢慢地吸引人群的注目,繼而感染人們的願意進入的行動力。顯而易見地,這就是光點台北名稱發想原由。

由大使館車庫及發電機房改建而成的光點電影院,是台北之家主要發展的重點項目,每天從中午十二點至晚上十二點,常態性放映六部影片,放映的影片著重在國片和藝術電影為主,希望能為國片提供一個展現的平台與空間。

另外,台北之家的餐飲區分為上下二層,皆有室內和戶外坐區,但一、二樓卻各自有其代表名稱,原本是大使館接待室的一樓是「光點‧珈琲時光」;而原為大使館臥室的二樓則叫「光點‧紅氣球」,皆採用於侯孝賢導演的電影作品名。一樓主要是規畫成咖啡廳的形式;二樓則提供輕食、飲料的電影沙龍,每天晚上五點前開放給大眾免費使用,五點之後會販售一些特調的飲品。

光點藝言堂

此外,台北之家兩年前開始開辦「光點藝言堂」,課程內容扣住電影作為出發點,由電影向外延伸許多主題,結合各種不同的關聯事物,透過學習、互動、交流的方式,藉此提升人文素養。

二○○八年,台北之家將著重於古蹟歷史教育的推廣、擴大公共服務的內容,推出兒童電影日、情人電影日……等等的活動,與民眾貼近。

台北之家希望讓人一踏進台北之家的圍籬內,就感受到一股平靜與閒適,因而忘卻外頭的車水馬龍、非熙熙攘攘的人潮與街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