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佳里應元宮參拜後,可捐獻領取寵物食品回家。圖╱吳淑玲
【本報綜合報導】台南是眾神之都,廟宇多,供奉的神明也多,故事更多,聽了讓人嘖嘖稱奇,雖有人不以為然,但拜祀的方式與神明所愛、忌諱的供品已約定成俗,有神明愛甜食、愛鮮花,供品五花八門各有典故,充滿趣味。
民俗專家鄭道聰說,拜拜是求平安,祭拜的供品乃至於方式,會隨著時代潮流而改變,最重要的是求心靈的慰藉與平安。
台灣開基台南市臨水夫人媽廟是專司生育、救產扶嬰、驅邪的婦女廟,想求平安、求子的信眾,都會來這裡參拜。案桌上供奉的花分紅、白兩色,求兒子連擲三筊杯給白花,求女兒則給紅花,因臨水夫人媽喜歡花,信眾也會準備花來供拜,廟裡到處可見花。但隨著兩性觀念的改變,年輕人大都只求懷孕與平安,不求生女或生男。
台南市佳里區番仔寮應元宮供奉「天狗將軍」哮天犬,因應現代人飼養寵物普遍,到寺廟拜拜除了祈求人要平安,寵物也要祈求安康,信徒參拜後可自由捐獻領取寵物食品回家,讓家中的毛小孩也可獲得神的保佑。
台南北門區井仔腳有間「豬母娘娘」小祠堂,人身豬臉緊箍咒環神像,居民稱為「鎮海大將軍」或「大聖爺」,居民說,豬母娘娘喜歡吃地瓜葉和水果,千萬別拿豬肉來拜,可是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