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有入口網站請網友提供「政見」,讓立委候選人知道「民之所欲」後,近日也有媒體的新聞網,邀部落格好手觀察、評論選舉。
這些作法凸顯政客關心宦途甚於關心民眾,及媒體報導口水多於政見,幸好有網路、部落格,讓民眾以「自己發聲」取代「代議政治」。
常上網看部落格的人會發現,雖然選情冷,但談選舉的部落客不少,譬如有人指出,立委減半,每個選區只選出一名立委,資源將集中於一個人,成為各選區最有影響力的利益分配者,會形成「寡頭政治」。
也有人憂心:「部分政客只為找到一個位置,鞏固派系利益,取得更多資源分配。他們也做選民服務,喬事情、講人事、爭取建設,結果使政治變成瑣碎的選民服務」。
「舉目所見,檯面上的政治口水、檯面下的黑箱協商,早就沖淡了我們對政治的理想,讓我們逐漸對政治冷感。」這些部落客應屬中間選民、非藍非綠的中產階級,他們透露出對政客墮落、國家向下沉淪的無力感。
儘管M型社會使中產階級減少,但他們畢竟還是社會穩定、發展的主要份子,當他們對政治冷感,甚至不去投票,對國家是莫大的損失,畢竟,深藍或深綠的「基本教義派」,不能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新科技改變新聞事業,部落格使人人皆可為記者,新聞不再是獨白而是對話,這是所謂的「公民新聞」、「公民媒體」,是草根的,是由下而上的,國家與媒體不能不重視這個參與式新聞、互動式新聞等新的「民之所欲」發言園地。
因此,有部落客呼籲:「這次選舉很重要,攸關我們的政治會變成怎樣,黑金政治有沒有改變機會?投票是切身的生存問題,我們必須把握。」
美聯社已開始在全球找「公民記者」,他們的想法是,美聯社記者不可能隨時隨地出現在全世界新聞事件現場,少數記者的評論、觀點,也未必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心聲。
台灣的入口網站、媒體的電子網也已注意及此,請網友提供「政見」,邀部落客評論選舉,即將產生的新立委、新總統也該注意此「公民新聞」、「公民媒體」現象,除了跑遍全台鄉鎮,尋求草根、民粹的心聲與支持,更應了解中間選民、中產階級的想法,否則會有更多的台商、中產階級「用腳投票」,那才是台灣悲哀,經濟更加走下坡的序幕。
鞏淑芳(新竹市/電子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