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軟體冒險刺激,孩子過關斬將,會有成就感,正值情緒低潮期的孩子,若藉由暴力電玩排遣壓力的話,容易對他人產生仇視感。
新世代迷線上遊戲,打得昏天黑地,一位家長說,打久了,肯定有問題!尤其是暴力電玩,沉迷太深會出大狀況。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周元華最近進行了「電玩對大腦血流影響」的研究發現,打電玩不僅使管思考的大腦前額葉功能變差,管情緒的前扣帶迴可能受影響。
三十名廿五歲年輕人參與這項研究,每種遊戲各玩三十分鐘,周元華發現他們大腦前額葉血流都變少,特別是玩過PS2真三國無雙四代的受試者,血流比玩超級瑪莉更少。他表示,廿五歲年輕人腦部已發育成熟,打電玩都會使大腦血流變少,「更何況小學、國中和高中生」,這些莘莘學子大腦未發育完全,可想而知對學習會有多大影響。
周元華說,過去曾有研究者在知名期刊如Nature(自然),發表打電玩會提高注意力;但他的研究卻發現,年輕人打電玩,血流全跑到大腦主管聽力和視覺的區域,前額葉血流變少,可見電玩提高的只是短期注意力。
周元華舉例,就像過動症的孩子,也喜歡看電視,但電視是一個個片段的畫面組成,也屬於短期注意力,當要這類孩子靜下來看書,專注於一個畫面就不容易了,電玩也是這個道理。
有些遊戲軟體冒險刺激,孩子過關斬將,會有成就感。永和家長會會長廖筱清表示,根據去年國外一項研究顯示,正值情緒低潮期的孩子,若藉由血腥暴力電玩排遣壓力的話,容易對他人產生仇視感。
這項研究由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與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傳播學院合作,實驗分兩組,各找來一百廿名大學生,一組玩可見血腥的線上遊戲,另一組玩不見血腥的改良遊戲。結果發現,玩血腥遊戲的那組大學生,在情緒低潮期玩的話,會更加討厭他人。
廖筱清也建議,家長最好以關心的態度,和孩子溝通玩電玩的種類和時間長短,才能讓孩子接受正確健康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