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漢白玉十八羅漢 完整呈現 |2008.01.08 語音朗讀 51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當年僧侶用稻草包佛像 避亂埋地底 每尊500公斤重 中華皇家藝術博物館特展【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降龍尊者、伏虎尊者、般若多羅尊者…,十八尊宋朝漢白玉羅漢尊者在光光輝映下,,展現遠古以來不變的威儀神態,令人動容,中華皇家藝術博物館館長高崇雲介紹說,十八羅漢不只古物年代久遠,保存亦十分完整。左圖:降龍尊者;中圖:造像碑;右圖:伏虎尊者 位在台北市信義路四段的中華皇家藝術博物館,在二○○八年之始推出新展「宋朝漢白玉十八羅漢」,展品審查委員同時也是名水墨畫大師李奇茂表示,十八羅漢像皆由漢白玉雕琢而成,每一尊的重量都超過五百公斤,在宋代工匠的巧藝下,不論手勢、儀態各具特色,在質與量上都是一時之選,表現出悠久的佛教內涵與藝術之美。曾任國父紀念館館長的高崇雲指出,此次特展除了這十八尊珍貴的羅漢尊者雕像,重頭戲還包括一尊東魏至北齊間的大勢至菩薩像。據專家推論,這尊大勢至菩薩雕像出土於中國山東省龍興寺,神態莊嚴慈藹,佛身保存完整,且外觀有著像絲絨般的緞痕,經考證後發現是草本化石結晶,為當時佛教僧侶為了避免戰亂會毀壞聖像,而特意用稻草層層包裹後埋藏地底的結果。該館執行長楊玉帆表示,在佛教藝術雕塑中,「羅漢」常被用來作為雕塑題材,「羅漢」是梵文譯音,又稱「阿羅漢」,用來稱呼已經解脫一切煩惱的覺者,這十八尊羅漢在佛經記載,他們是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唐朝時只有十六尊,到了唐末加入降龍、伏虎兩位尊者,成為今日眾所熟知的十八羅漢。「宋朝漢白玉十八羅漢展」免費參觀,導覽電洽(○二)二七二三四五六七轉一一二。 前一篇文章 教宗呼籲世人簡樸 下一篇文章 德牧師疲勞過度 近半職業倦怠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2新馬寺大專佛學生活營 學習生活中覺有情2025.11.1303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4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2025.11.1305【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6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7土耳其運輸機墜毀 20軍人罹難2025.11.1308【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2025.11.1309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10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