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漢白玉十八羅漢 完整呈現

 |2008.01.08
5140觀看次
字級

當年僧侶用稻草包佛像 避亂埋地底 每尊500公斤重 中華皇家藝術博物館特展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降龍尊者、伏虎尊者、般若多羅尊者…,十八尊宋朝漢白玉羅漢尊者在光光輝映下,,展現遠古以來不變的威儀神態,令人動容,中華皇家藝術博物館館長高崇雲介紹說,十八羅漢不只古物年代久遠,保存亦十分完整。


左圖:降龍尊者;中圖:造像碑;右圖:伏虎尊者

       
位在台北市信義路四段的中華皇家藝術博物館,在二○○八年之始推出新展「宋朝漢白玉十八羅漢」,展品審查委員同時也是名水墨畫大師李奇茂表示,十八羅漢像皆由漢白玉雕琢而成,每一尊的重量都超過五百公斤,在宋代工匠的巧藝下,不論手勢、儀態各具特色,在質與量上都是一時之選,表現出悠久的佛教內涵與藝術之美。

曾任國父紀念館館長的高崇雲指出,此次特展除了這十八尊珍貴的羅漢尊者雕像,重頭戲還包括一尊東魏至北齊間的大勢至菩薩像。據專家推論,這尊大勢至菩薩雕像出土於中國山東省龍興寺,神態莊嚴慈藹,佛身保存完整,且外觀有著像絲絨般的緞痕,經考證後發現是草本化石結晶,為當時佛教僧侶為了避免戰亂會毀壞聖像,而特意用稻草層層包裹後埋藏地底的結果。

該館執行長楊玉帆表示,在佛教藝術雕塑中,「羅漢」常被用來作為雕塑題材,「羅漢」是梵文譯音,又稱「阿羅漢」,用來稱呼已經解脫一切煩惱的覺者,這十八尊羅漢在佛經記載,他們是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唐朝時只有十六尊,到了唐末加入降龍、伏虎兩位尊者,成為今日眾所熟知的十八羅漢。

「宋朝漢白玉十八羅漢展」免費參觀,導覽電洽(○二)二七二三四五六七轉一一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