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專題報導】111學年度新型學測在即,社會科題型最大變化,在於混合題型或非選擇題型。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組。考生可在大考中心釋出的研究試題、試辦考試試題中提前去熟悉練習。
新北市板橋高中歷史老師黃惠貞表示,歷史科兩大重點在於時序觀念和因果關係,可同時應用在複習以及解題上。尤其108課綱強調略古詳今,各種歷史事件、專有名詞很重要,以及關鍵字詞所對應的時序觀念建立,是考生準備重點。
黃惠貞老師也提醒,新課綱雖然範圍擴及更多地區,但也不再強調大篇幅通史的記憶,更注重對時代氣氛和特色的理解。建議以時代序(以公元紀年為準)為經、地理範圍為緯,對各地區在政治、經濟、社會等發展演變做一鳥瞰式的理解。
地理科試題仍承襲以往,新北市板橋高中張淑惠老師表示,以授課內容基礎知識為本,考題以學術或生活情境布題,測驗學生閱讀理解、圖表判讀、分析推理等多層次的整合能力。
張淑惠老師強調,考生必須建立圖表、文化景觀照片觀察的基本功,可以更快掌握試題情境的環境背景。例如對於台灣各地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最好能有所掌握,尤其台灣本島的地形分布的特色都需要細讀。
台中市文華高中李佳浤老師表示,公民科考題多屬跨領域命題部分,同學在最後複習階段可以練習將歷史、地理、公民的課程內容進行橫向的串聯,例如:當複習晚清皇族內閣時,即可聯想到公民政府體制內閣制以及英國相關的地理與氣候特性,是社會科熱門跨領域題型。
李佳浤老師建議,同學在考前務必將各項專有名詞或法律原則,嘗試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簡單陳述,可在手寫題發揮作用。如中美貿易大戰與全球自由貿易之間的關聯,「美中台」三邊關係變化。新冠疫情爆發後,對於全球經濟與人權的衝擊,如對我國GDP影響、強制隔離,對人身自由的限制等時事議題,同學務必留意。(系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