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公布,利用口水篩檢口腔癌,準確率達五成且快速,但國內醫界認為,口水檢測頂多只能協助初期檢查,對於後續找出癌症源頭,還得靠進一步的抹片檢查。
現在醫院檢查口腔癌,通常靠醫師肉眼觀察,而美國科學家正開發一種簡單又不痛的唾液檢測法,測試者刷乾淨口腔後,用鹽水漱口吐出來的口水,就可以驗口腔癌。
研究人員針對二百一十一位口腔癌患者,及五百多位正常人,讓他們同時用鹽溶液漱口,再從漱出來的口水中,過濾出口中癌細胞,再比對二十一種頭頸癌症的基因,就能找出跟癌症有關的變異基因,準確率達到五成。
但國內醫師卻認為,用口水檢測口腔癌,就算測出罹患癌症,卻找不到腫瘤位置在哪裡,檢測準確率也讓人不放心。現行的甲基藍試劑跟切片檢查,準確率高達八成,但是口水檢測的準確率只到五成。
醫生建議,還是得搭配其他方法檢查,不要只想用一滴口水以小搏大,這樣風險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