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罹癌機率 醫界、婦女團體推廣施打子宮頸癌疫苗 爭取政府補助
【本報高雄訊】子宮頸癌,一直是國內婦女主要死因之一,有部分婦女在做了定期抹片篩檢之後,還是沒有及時發現,因此,國內醫界和婦女團體,最近積極推廣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希望能做到事先預防,但健保不給付,高雄市婦女爭取政府補助。
子宮頸癌發生率,高居高雄市婦女癌症第二名,但全市一年防癌預算,平均每人只分配四元。婦女團體昨天要求陳菊市長,補助施打子宮頸癌疫苗。
高市衛生局長何啟功說,衛生局曾評估全市高危險群婦女接種子宮頸疫苗,所需經費約一億元,加上疫苗並無法百分之百有效,在衡量財政困難而暫不實施。
由高市婦女會所發起的「推二○○八高市婦女健康連署行動」,昨天在人道國際大飯店舉行,高雄市議員童燕珍表示,高市約九萬四千七百一十七名三十歲以上已婚婦女,從未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
而衛生局九十七年度癌症防治預算為二百七十五萬,全市二十歲以上女性約五十九萬人,平均每人只有四塊錢的防癌預算,明顯偏低。陳菊曾提出婦女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的競選政見,但就職一年了,卻淪為跳票政府、口號政府。
婦女會理事長許淑葉說,據厚生基金會民調顯示,高雄女性對子宮頸癌防制政策滿意度僅三成
;近九成女性認為子宮頸癌疫苗應納入「國家疫苗基金」處理,盼政府加強「抹片篩檢、衛教加疫苗三合一」。
高雄榮總婦產部主任余堅忍指出,子宮頸癌疫苗須打三劑,每劑四千元,價錢偏高影響婦女施打意願,高榮每月僅十五至二十例施打。
他建議,施打年齡應該是十二至二十四歲,保護效果為五至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