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倒格柴 張敬雕刻別有天地 江俊亮 |2022.01.07 語音朗讀 20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張敬大多以「古木倒格柴」創作,不僅不易腐裂,而且香氣濃郁。 圖/取自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臉書 張敬作品〈高人化境〉。圖/記者江俊亮 張敬作品〈光照大地〉。 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雲林報導】八十六歲的雕塑家張敬,原本是個驗光師,五十歲那年,夢中聽見上帝啟示要他去學雕刻,因而拜入楊英風門下,自此有「北朱銘、南張敬」的美譽;張敬作品獲獎無數,六日起在雲林縣文化中心展出「別有天地」。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表示,這次展出的六十件作品,其中〈走向光明〉是去年全球疫情猖獗期間,張敬以千年的台灣牛樟木創作,描述《聖經.詩篇二十三》羊群走過險惡死蔭山谷,邁向光明的迦南美地過程。文觀處指出,台南神學院為表彰張敬長期以工藝宣揚基督教精神,於二○一九年頒授張敬「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這次展覽張敬也將作品〈同心協力〉贈予縣府典藏,以發揚台灣人民刻苦耐勞的精神。與朱銘同享美譽 獲獎無數張敬出生於嘉義縣鹿草鄉,自幼喜歡以紅磚雕刻自娛,年輕時曾在雲林縣斗南鎮開設眼鏡行,一九六一年受洗成為基督徒;五十歲拜入楊英風門下。他以《聖經》中的故事,開啟獨特的創作之路,作品融合山川美景與人性光輝等特質,刀法簡潔俐落,山川造型巍峨、峽谷大氣磅礡,粗獷中帶有靈動,雖屆耄耋之齡,但創作精神絲毫不減;特別的是,他選用的素材是珍藏數十年的國寶級「古木倒格柴」;「倒格」為閩南語,指樹木枯萎,經過風化、腐蝕、蟲蛀後,剩下帶有豐富油脂的心材,不僅不易腐裂,而且香氣濃郁,是品質相當穩定的上材。張敬的作品曾被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九八八年他在台北華明藝廊舉辦首次個展時,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蔣復璁、恩師楊英風等人連袂剪綵,蔚為佳話。二○○一年雲林科技大學在校內設立永久性的「張敬藝術館」;他的作品曾獲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雕塑獎、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民族工藝獎雕刻類等大獎,也曾獲教育部之邀,設計「校長領導卓越獎」獎座、「教學卓越獎」獎座;二○○八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工藝之家」。體悟簡化要領 雕出赤壁張敬表示,台灣是一個美麗而可愛的寶島,綿延的高山,出產十餘種具有天然香氣的「一級木」,這是別的國家所沒有的;他說,經過多年體悟,近年才悟出恩師楊英風生前耳提面命的「簡化」要領,去年他以千年台灣牛樟木創作的〈高山大赤壁〉,靈感來自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與南宋李唐〈萬壑松風圖〉,作品中的山谷,人們泰然而坐、談笑風生,為幽靜山林添加生氣。展場另有一件大型作品〈重重突破〉3D模型,以簡潔大氣的刀法,訴說人生的一連串挑戰,每個階段都有需要突破的障礙與考驗,勉勵觀者應該堅強面對,從逆境中獲得成長,保持感恩的心,以「重重突破」呈現人生的美好。這次贈予雲林縣政府的〈同心協力〉銅雕,是張敬二○一五年的創作,展現人與牛在惡劣的山路險地,同心協力的精神,以感念台灣人民在困苦年代,勤儉奮發、相愛互助的精神。 前一篇文章 佛大產媒系作品 入圍兒福提案 下一篇文章 足協頒獎 吳俊青衛冕最佳球員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4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5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6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7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10【遇見荷】如荷2025.08.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聯盟首位女裁判 周末初登場豫劇遇上歌仔戲 3大劇團聯演白水故宮南院國寶展 走進忽必烈時代外國學生寫書法蒙兀兒王朝瑰寶 文博會開跑 台灣原創人氣IP大集合 作者其他文章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以善傳家 陳順章獲選模範父親故宮南院國寶展 走進忽必烈時代農會綠色照顧站 長輩愈活愈年輕台版合掌村 探索祕境退休校長玩風箏 登錄文資保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