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後帶給人類便利的生活,人類在人力及獸力之外,也能利用機械來從事勞力工作,間接促使化石燃料的使用,從早期添加煤炭的蒸汽火車,直至現代添加汽油的汽車,皆是拜化石燃料之賜。不過這些化石燃料燃燒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溫室效應油然而生。
圖/123RF
文/林佳豪
工業革命後帶給人類便利的生活,人類在人力及獸力之外,也能利用機械來從事勞力工作,間接促使化石燃料的使用,從早期添加煤炭的蒸汽火車,直至現代添加汽油的汽車,皆是拜化石燃料之賜。不過這些化石燃料燃燒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溫室效應油然而生。
科學家為了解決溫室效應所產生的全球暖化問題,進而積極尋找替代能源,包含太陽能、風能、生質能等綠色能源;而生質能中的生質柴油是一種以植物油或動物油,經過化學反應後所形成的環保燃料,具有低汙染排放、無毒、可分解、可直接添加於柴油引擎等優點。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生質柴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分別減少50%、78%,成為各國矚目焦點之一。
車易熄火 仍待精進
台灣也在2000年開始漸漸發展、建立相關生質柴油規範,以及推動柴油車添加生質柴油。2008年7月全面販售、添加1%車用生質柴油,成為亞洲第一個推動添加1%生質柴油的國家,2010更提高添加比例至2%。不過因為有不少車主使用生質柴油後,車子陸續出現油路堵塞或熄火的情形,於是政府在2014年暫緩生質柴油計畫,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制定生質柴油使用政策後,又停用的國家。
目前生質柴油的投資、產能、產量最大的5個國家分別是印尼、巴西、美國、德國、法國,其中印尼更於2021年10月6日成功試飛一架中型軍用運輸機,該軍用運輸機使用以棕櫚油製造的生質航空燃油,成功從印尼雅加達飛到印尼萬隆,總長約100公里。
在全球爭相發展生質燃料之時,台灣於此停止生質燃料的政策實屬可惜,不過依然有人默默的從事生質燃料的研發,希望有朝一日,台灣也能在生質燃料上為減碳貢獻心力、躍上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