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轉型正義更需要諒解與寬容

 |2007.12.31
701觀看次
字級

由中研院學者吳乃德、吳叡人等人發起,在四十多位法政學者、社運人士支持下,以「促進轉型正義實現與台灣社會互信與和解」為宗旨的「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日昨成立,明年將出版《二○○七年度轉型正義白皮書》,並預期三年內完成民間版的真相與和解報告。對於認清與導正當前政府扭曲轉型正義的作為,這個由民間成立的促進會值得期待。

轉型正義意指民主轉型後,新政府如何處理過去威權政府對人權的壓迫、對無辜生命的凌虐等錯事;新民主社會必須決定這些錯誤包括那些行為、要如何補償因這些錯事而受害的人,以及要如何處罰做錯事的人。由於各國的歷史背景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處理的模式也不一樣。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標榜轉型正義,先後處理了二二八事件、追討國民黨黨產。二二八事件經過多年的討論及立法補償,本已塵埃落定,但民進黨為了勝選,又去炒作二二八議題,視其為金雞母。最近民進黨政府則是將轉型正義的目標,鎖定在去蔣化,將中正紀念堂改名並卸牌,同時撤守慈湖的警衛,並擬帷幕封住蔣介石銅像,這項作為的正當性引起爭議。

陳水扁日昨談到銅像帷幕時說,在民主紀念館大廳牆上貼白色恐怖的受難名單,就是要讓蔣介石面對那些白色恐怖被他害死的人,「給他看這些名單,他批准的、他劃的,讓大家知道台灣民主這條路真的不簡單。」

這樣的心態其實是一種偏狹的報復心理,如果轉型正義是這樣的形式,那麼新興民主政權與威權主義並無分別。

民進黨所標榜的轉型正義除了具有報復主義的心態之外,最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選舉。每到選舉就假藉轉型正義之名,對過去的歷史行清算鬥爭之實,不但無法還原歷史真相,更扭曲了正義的真諦,甚至造成對其他族群的打壓,形成一種新的威權主義。

轉型正義的意義不在於矯正歷史、清算歷史,而是還原歷史真相,給受害人一個公道;更重要的是在對歷史的反省中,讓民眾對民主、人權與人性有更清楚的認知,並從歷史的教訓中學習永遠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因此對歷史人物的懲罰不是重點。它是邁向現代民主國家的重要過程,也是促使國民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因此,轉型正義最需要的是諒解與寬容,如果不能以同理心看待過去的歷史,是否秦始皇、滿清的後人也該清算一下?

現在所謂的轉型正義,在政客操弄下已經衍成族群分裂,為社會帶來對立不安。未來政權如果輪替,是否要對現在的政權進行另一波的轉型正義?這樣以暴易暴的結果,對民主、對人民只有更深的傷害,並無益處。

在當前政客過度操弄選舉、扭曲正義的情勢下,民間和解促進會的成立是值得期待的,至少這是一群有志之士看到政治亂象的不忍,冀望能透過社會運動促進台灣社會的互信與和解。畢竟,沒有互信就無法和解,無法和解就沒有安定的社會。諒解與寬容不僅是轉型正義應該具備的心態,更是當前台灣社會極為欠缺的特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