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蒼蠅文化」 英國女王也認同

 |2007.12.28
177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提起澳洲國寶,人們一定會想到袋鼠。但有種不起眼又討厭的昆蟲-蒼蠅,對澳洲人生活的影響卻遠超過袋鼠;有國際媒體就說,蒼蠅才是真正的澳洲「國寶」。

澳洲蒼蠅分布廣,到夏季更成群飛舞,特別喜歡繞著人的鼻與口打轉,據說這是因為澳洲太乾,而蒼蠅喜歡濕潤的地方。有人就說:「不要問我蒼蠅是什麼味道,每次它飛進我嘴裡,我能做的只是把它吐出來。」還有人建議,夏季最好在前額綁一塊濕布,供蒼蠅棲息,這樣它們就不會飛進嘴巴。

其實,蒼蠅對澳洲的影響已深入到文化層面,據說澳洲獨特的口音就和蒼蠅有關。為防止說話時有蒼蠅飛進嘴裡,澳洲人不得不加快語速,減小張嘴幅度,把長字縮短。而澳洲的俗語中,蒼蠅也扮演著有趣角色。「身上沒蒼蠅」,是指一個人的機智;「不傷害一隻蒼蠅」,則形容為人溫和;而「與蒼蠅喝酒」,代表自斟自飲。

澳洲人把趕蒼蠅的動作,固定成他們獨有的打招呼手勢「澳洲舉手禮」。一九五四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訪澳時,也因為蒼蠅的騷擾而採用了澳洲舉手禮。這一舉動被認為是對澳洲的認可,也讓她立刻贏得澳洲民眾的肯定。二○○○年雪梨殘障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還放了一個澳洲蒼蠅造型的巨大氣球。

澳洲人不把蒼蠅視為害蟲,因為牠們可用於國際科學研究、教學或漁場飼料,為澳洲獲得可觀收入。此外,牠們能分解糞便和屍體,也能像蜜蜂一樣的傳播花粉;每年夏季結束,蒼蠅也消失,並不會給人類危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