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軼傳》功不掩罪 權奸鰲拜

陳菽蓁 |2007.12.27
785觀看次
字級



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這位素懷大志的皇帝上任伊始即大刀闊斧、勵精圖治,將清朝推向一個文治武功都相當鼎盛的輝煌時期, 因此在諸多的典籍、戲劇與民間傳說中對康熙的氣魄和作為均多有著墨。

康熙皇帝身強體壯,毅力驚人,不但文學、科學頗有涉獵,甚至西方的天文曆法等學問都下過一番功夫,並有相當大的成就。就因為有這種鋪天蓋地的大氣魄,才有足夠的能力、膽識制服功高一時的權臣鰲拜。

鰲拜出身於努爾哈赤時期,功勳彪炳的「五大臣」之後,是滿州八旗中鑲黃旗人,清太宗天聰八年〈西元一六三四年〉方始授牛錄章京世職,然這不過是滿州八旗中的基礎官員。

崇德二年(一六三七年)皮島戰役,清軍久攻不下,鰲拜請為先鋒,誓言:「不得此島,勿復見王」,乘舟渡海,大敗了敵軍。由於驍勇善戰且屢建戰功,皇太極賜予滿族勇士之意的「巴圖魯」稱號。

崇德八年(一六四三年)鰲拜率兵攻打錦州,身先士卒,勇猛異常,明軍四散潰逃,後進薄燕京,略地山東,指揮才能越見卓越。順治元年清兵入關後,又征湖北破了李自成;入四川與張獻忠交鋒,也是「大破之,斬獻忠於陣」。忠勤戮力,戰功顯赫,職位不斷晉升;個人野心也日漸膨脹擴大。

皇太極死後,滿族的貴族諸王間發生帝位繼承問題 酖酖「先帝上賓、諸王兄弟,相爭為亂、窺伺神器」。肅親王豪格為首的兩黃旗勢力,與多爾袞為首的兩白旗勢力發生尖銳對立,當時雙方劍拔弩張形勢非常危急。在這場激烈的鬥爭中,鰲拜堅持:「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最後雙方都放棄皇位,立皇太極第九子酖酖六歲的福臨繼帝位,是為順治帝。

鰲拜至此既為清朝效命疆場,也是替福臨爭奪江山的重要元勳。

順治七年(一六五○年)福臨親政委以重任加官晉爵,鰲拜進入國家權力核心成為「議政大臣」。

順治十八年正月(一六六一年二月)順治福臨病故(有說出家為僧),八歲皇太子玄燁即位,是為康熙,遵順治所囑由四個顧命大臣:鰲拜、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共同輔政。此時「索尼年老,遏必隆闇弱,蘇克薩哈望淺,鰲拜橫暴」《清史稿‧聖祖本紀》,然而「遏必隆依附鰲拜,索尼不能制,唯蘇克薩哈屢與之爭」《清鑒‧上冊第一八八頁》,是以鰲拜得上欺康熙年幼、下壓朝中文武,廣植私黨專斷獨行。

為了剷除異己蘇克薩哈,鰲拜不惜捏造罪名,並勒逼康熙處置之,甚至「攘臂上前,強奏累日」《清史稿‧蘇克薩哈傳》,蘇克薩哈及其七子、一孫、二兄弟皆被處斬。

另外「欽天監案」大冤案中,除湯若望得孝莊太后庇護保命之外,一批熟知天象曆法的專家都被濫殺處死。殘暴劣行連康熙都怨聲哀嘆:「鰲拜上違君父重託,下則殘害生民,種種劣跡,難以枚舉。」

康熙十六歲時,決心除掉鰲拜。為防不測,事先訓練一批誓死效忠的少年武士每日陪他練習「撲擊之戲」(摔角)。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五月,康熙獨召鰲拜入內拜見,趁其不備,康熙一聲令下,武士們突起擒住鰲拜,與諸臣共商定罪鰲拜之際,列出三十條大罪罷黜了鰲拜,康熙方能大展雄才平定三藩、消滅割據,開創康熙盛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