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依庭
住在新加坡組屋區時,孩子們每天傍晚都和一群小朋友在組屋樓下玩。有一天回家時,大兒子腳踏車的車籃裡放著一大把同款式的鉛筆,長度大約都還有一半,他告訴我:「有人不要的,用一個箱子裝著,我看這是還能用的鉛筆啊,所以撿回來。媽媽你看,這樣的長度我們小朋友用剛剛好耶!」
他知道我是愛乾淨的人,光強調長度適中說服力應該不夠,馬上接著說:「它不是丟在垃圾桶裡面,是垃圾桶旁邊的一個箱子,不髒。」於是,我就弄點肥皂水把鉛筆洗一洗,晾乾之後讓他留下來用了。
事後老公聽我講這件事,只說:「什麼樣的人養什麼樣的孩子。」老公生性節儉又環保,他認為懂得「惜物」的人才會「惜情」,並且認為現今是人類歷史上最富裕安康的年代,物資根本多到氾濫的地步了。除了一些比較落後貧窮的國家,大部分人家裡的東西都是太多,一大堆一時衝動買下、用不到的物品;但每到購物折扣期,大家卻又開始忙著大採購,真的很矛盾!
多年後,當我們要離開新加坡時,我把帶不走的家具、家電,全部放上eBay拍賣,就是覺得當垃圾丟掉實在太可惜了。當時賣掉好多東西,品項將近七十種,搞得好像是在做網拍!最後連鍋碗瓢盆、腳踏車、玩具等,統統都賣出去了。
一些經濟狀況看起來沒那麼好的年輕父母來家裡搬東西時,我把一些已經用不到的物品,如小朋友已經穿不下的衣服、小背包、童書等等,也一併送給他們。
我很高興有人能繼續使用,買家來取貨收到預想外的禮物也都顯得很開心,兩全其美,感覺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