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 諫臣之詩

菲爾 |2007.12.24
662觀看次
字級

明代著名學者解縉,是江西吉水人。在明代算是三朝元老,曾任翰林學士、廣西參議。解縉因敢於直言進諫,屢遭謫貶。他二十歲時,因上書批評朝政,結果獲罪被判斬刑。到了刑場,他愴然淚下,寫道:「忠心耿耿犯天顏,虛度韶華二十年。只願曾元養曾雪(曾雪是父,曾元是子),誰知顏路哭顏淵(顏路是父,顏淵死時僅三十二歲)。白頭老母扶靈柩,紅粉佳人化紙錢。但願年年寒食節,一聲兒罷一聲天。」解縉請求監斬人將詩送呈皇上。皇帝閱後,深為感動,赦免了他的死罪。

有一次,永樂皇帝獲得外國進貢一把精緻的摺扇,扇面上繪有大漠風光,美中不足的是扇面上沒有題詩,永樂皇帝便命解縉題詩。他揮筆題了王之渙的〈涼州詞〉,誰知把「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寫漏了。漢王朱高熙有心陷害,發現紕漏,便稟告皇上。皇帝把解縉叫來責問。解縉一想,說道,這是他按照王之渙的原意思所改的一首新作品:「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皇帝聽後,龍顏大樂。

皇帝要他作雞冠花詩,解縉隨口吟道:「雞冠本是胭脂染。」皇帝從衣袖裡取出白雞冠花道:「不是紅,是白的。」解縉隨機應變:「今日為何淺淡妝?只因五更貪報曉,至今戴卻滿頭霜。」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不久,即命解縉等編纂一部大類書,把歷代文獻分門別類搜集起來。解縉徵召了各有所長的專家兩千多人,經過數年的努力,編成《永樂大典》。全書共有約三億七千多萬字,內容包羅中國幾千年的典籍,各類著作計有七、八千種,是世界文化史上編纂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廣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之後,只有清代乾隆時編的《四庫全書》在規模上超過了它。

解縉亦為書法名家,喜歡寫狂草,明何喬遠說他:「縉學書得法於危素、周伯琦。其書傲讓相綴,神氣自倍。」雖是一個才子,生性直率的解縉並不是做官的料。他敢於進諫皇上,但卻因此得罪了皇上和宮中的小人,最後被人陷害,才四十七歲就入獄,多方折磨以後,被埋在雪地活活凍死。這又是中國歷史上常有的文人冤案,真是讓人扼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