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小梅來串門時,依然不停地念唐詩給她才幾個月大的女兒聽。但小梅能背的唐詩太少了,便老是重複那幾首,念得最多的,當數王之渙的《登鸛鵲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日久天長,兒子聽得膩煩了,悄悄對我說:「你告訴梅姨別念了,我聽得頭都大了。」我對兒子說:「那是梅姨在教小妹妹知識呢,你小時候媽媽也是這樣教你的,可不許說煩!」兒子吐吐舌頭,說道:「惹不起,我躲,成了吧。」
昨天,當小梅又一次念《登鸛鵲樓》時,兒子不僅沒躲,還用一種很奇特的眼光看著小梅,說:「幸虧梅姨常念這首詩。」
看著我們一臉疑問,兒子接說:「今天老師提問,讓說出描寫大海的詩句,大家沒回答出來,我突然想到梅姨念的這首詩的第二句,回答後老師表揚我,這不是『幸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