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相長】 知錯能改 善莫大焉

文/陳肆 |2021.12.22
6541觀看次
字級

文/陳肆

同樣讀中年級的睿睿和楷楷,在重複犯錯時,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行為表現,著實讓不少老師傷透腦筋。

「我哪有?又不是我……是XX先動手的!」「是XX找我講話的!」

每次糾正睿睿的不當行為時,他總是先發制人,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好似全都是別人的錯。「知錯」與「認錯」對他來說簡直難如登天,更不用談「能改」,所以同學們都很不喜歡和他玩。

楷楷剛好相反,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反應。他會在第一時間立即道歉說:「我錯了!唉呦,錯這麼多,怎麼會這樣呢……」勇於認錯的態度,看似情商很高,讓人不忍責罵,但後來發現,只聞道歉聲卻不曾真正改過,這樣的認錯模式反而讓人很難接受。

古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能夠承認錯誤,是有擔當、有勇氣的表現,原本應是值得嘉許的;可是倘若懂得「知錯」卻未必「能改」,那麼「道歉」似乎反成了掩飾過錯的障眼法。

所以,我不厭其煩地告訴楷楷:「錯了就要改,只有知道錯有用嗎?」不料,楷楷卻用那烏溜溜大眼睛天真地看著我說:「有用啊,認錯很重要啊!」讓人哭笑不得。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犯錯並不可恥,但一定要願意面對過錯並且改正,才不會重蹈覆轍一錯再錯。

而不是像睿睿那樣,因為怕被處罰不肯認錯,乾脆武裝起自己;先認錯的楷楷,其實一樣是害怕被處罰,這不過是他從經驗法則學來的體悟──主動認錯,往往可以獲得寬恕。

分析了解他們的背景和心態後,我對睿睿講了「子路聞過則喜」的故事,鼓勵他能三思而後言,不要總是強辯頂嘴;先想想自己錯在哪兒,有錯則改,無錯自勉,這樣才能得到好人緣。至於楷楷,我以「拿破崙滑鐵盧之役」做引子,讓他明白執意不改的後果,可能會害了別人也傷了自己。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處理這兩個特殊案例時,我也不禁反恭自省,發現自己有時也會犯了同樣的錯誤卻不自知。

所以我很感謝上天,派來兩位天使,讓我明白「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硬道理,也讓自己與「善」的距離又拉近了不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