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保留區廢止 疏伐紅樹林護水鳥

 |2021.12.21
1255觀看次
字級
關渡自然保留區的紅樹林陸域化嚴重,基隆河水流往社子島側沖刷,仰賴消波塊減緩侵蝕。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關渡自然保留區近年紅樹林擴張、陸域變大,水鳥種類減少3成,台北市府為了疏伐紅樹林,2018年提解編關渡保留區,曾挨轟「紅樹林殺手」。農委會林務局今表示,為減緩溼地陸域化、保育水鳥,已通過台北市提案廢止關渡自然保留區,未來將維持國家級溼地保護區管理。

關渡自然保留區位於台北關渡平原的西南側,接近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早期主要由茳茳鹼草、蘆葦及大面積的泥質灘地所組成,每年候鳥遷移季節時,吸引上萬水鳥停棲或度冬,為候鳥重要棲地。

林務局表示,關渡自然保留區在長期自然演替下,紅樹林持續擴張,原本的泥灘地逐漸演替為草澤,形成大面積的林澤,陸域範圍快速擴張,造成原本設置自然保留區的保育標的「鷸鴴科」等水鳥逐漸消失,種類減少30%以上,僅剩樹棲型鳥類,物種多樣性銳減,悖離當初自然保留區設立目的。

另外,台北市政府經水工模型推演,也提出當地有洪泛威脅的疑慮,認為紅樹林擴張,造成基隆河朝向深槽化發展,可能掏蝕基隆河左岸的社子島堤防,且若林下漂浮木過度堆積,可能阻斷通水,造成此河段水位抬升,形成洪患隱憂。北市府考量該區已有溼地保育法及水利法保護,提案廢止自然保留區。

林務局說,河岸泥灘溼地是高度動態演替的環境,若要維持原來適合水鳥棲息的泥灘環境,則須以「適度疏伐紅樹林」等人為介入方式經營,不適宜繼續依文資法管理。且關渡自然保留區已是溼地保育法公告的國家級重要溼地一部分,文資法在該區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廢止退場後,將在溼地保育法等法令下持續經營管理。

林務局表示,北市府仍應積極維持該區保育作為,後續以溼地保育法及水利法等其他政策工具銜接管理時,才能順利達成保護水鳥棲地目標。審議會也提出附帶議,要求台北市府承擴大溝通說明、強化公民參與及資訊公開,採取防洪與環境保護兼顧的措施,解決基隆河兩側侵蝕及淤塞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