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益寧
從小,我就非常羨慕他人舞文弄墨的才能,也自知想要達到相同水準需要更多磨練。直到大學,試著投稿《國語日報》少年習作版,嘗到了文章被刊登出來的成就感,信心增長,也漸漸養成了寫作投稿的習慣。
文章能在報端「露臉」,對於我個人而言意義非凡,一方面感謝編輯大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要感謝親友的鼓勵。尤其是我父親,每次看到女兒的文章上報,心情大好,都會主動打電話來恭喜,令我無比珍惜。
除了道賀,他還認真地剪貼文章,累積下來集結成冊,剪貼簿上有他蒼勁的筆跡書寫著我的名字。姑姑們回娘家或者摯友來訪時,父親總會興致盎然地捧出剪貼簿,向他們介紹女兒的小小筆耕成果。那嘴角上揚、音聲宏亮的模樣,多麼令我懷念。
為此,我還曾撰寫過父親為女兒製作愛心剪貼簿的文章,期許自己要努力寫出生命中的真善美,讓剪貼簿的內容更加精采。雖然兩年前,「父親牌剪貼簿」已然走入歷史,成為生命軌跡的一段插曲,慶幸父親勉勵的神情長存我心,無限延伸,永續激勵著我勤耕心田。
如今每當文章見報時,我會透過「雲端」,將「心語」遙寄天家,相信父親在天上也將報以欣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