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原指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後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透徹。
典出唐朝張懷瓘的《書斷》:「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此則典故的大意是描寫:一次晉元帝要到北郊去祭祀,他事先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雕刻工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深深地滲到木板裡面去了,他削進了三分深度才見底。雕工驚歎王羲之的筆力遒勁、力到十足,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大書法家,有「 書聖」之美稱,現今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其中《蘭亭集序》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貴遺產,至今有不少的拓本流傳世間。甚至流傳著唐太宗千辛萬苦取得真跡後,除了勤加臨摹之外,更在臨終之際,表達了要《蘭亭集序》陪葬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