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溪湖高中 高二二班 詹宏博
甚至有些老師惡性體罰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以
威權的手段壓迫學生強制學習,如此揠苗助長的教育
態度與方式,對受教的學生而言,老師施行不當的教
育方針,學校實施不良的教育措施,政府執行錯誤的
教育政策,日後將會產生無法彌補的負面影響與傷害。
不管是在上階的主政者,還是孩子身邊的家長、
老師,都得深刻的反省和思考原有的理想教育理念為
何走調?是不是家長、老師都忘了傾聽孩子們內心的
聲音?光用大人們所認為的好方式強灌於孩子身上,
忘記評估這樣的方法他們快樂嗎?更嚴重的是,一些
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會因一時的賭氣,而產生叛
逆的現象,反而導致他們誤入歧途,背離正道尋求自
己所需要的「自信」,尤其是那些中輟生或無一技之長
的青少年們,往往會用飆車、搶風頭的不正當方式,
博取別人對他的注意,這樣的結果豈不是造成雙方的
好意都摧毀了。
教育的基礎是建立在人們對於「人性」的假定,
和對社會的想像之上。輔育院院長的處罰方式,和過
去的西方社會篤信人性本惡有很大的相關,以「處罰」
的教育方式,改造人惡劣的行為;而我們傳統思想中
堅信「不打不成器」的體罰教育觀有雷同之處。
但近代西方社會受「理性思想」的啟蒙,開始宣
揚親近孩童的主張,他們提出尊重學童本性的教育理
論,逐漸取代「威權」的傳統教育體制。而東方的教
育改革,也在資訊革命來臨後,加速東西文化、思想
交流,造成東方國家脫離傳統的侷限,逐漸接受現代
西方教育「以孩子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就像片中的
馬修老師即使受到院長傳統思想的束縛,仍然投入大
量的時間了解孩子們的本能,用耐心並永不妥協的教
學方式,讓原本被大人所冷落的放牛班學生,把聲音
凝聚出一股向心力,組成合唱團以歌聲讓他們找回心
中所憧憬的春暖。
教育常被認為是未來國家經濟的棟梁,當社會變
遷之時,往往造成教育體制的變革,首當其衝的是老
師,他們需要面對新價值和制度所帶來的挑戰,更要
接受保守於傳統的思想者用異樣眼光的看待。
而教師是活生生的個體,思想上難免有些小小的
獨特性,如果老師們能解讀學生心理的想法,嘗試與
學生做朋友,坦然地展現自己人性真實的一面,從身
教代替言教,讓學生們從中學習和仿效,我相信學生
一定更能體會老師的用心良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