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盼前輩賞識

菲爾  |2007.12.17
560觀看次
字級

在唐朝,或可說歷朝歷代皆同:文人要出名,前輩的賞識很重要。《韻語陽秋》說過:唐人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為之遊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

被蘇東坡喻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自幼聰穎,九歲便能作詩文,後來成為唐朝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他多才多藝,對書法、音樂、繪畫都相當有造詣。唐《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說,由於他的請求,歧王安排讓王維拜訪公主。王維給公主演奏新曲琵琶、獻上他的詩;公主看過後,大感驚奇,說這都是她喜愛的,以前還以為是古人之作。岐王見時機成熟,趁機推薦,就這樣,經過公主的推薦,王維一舉登第。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首詩為白居易在長安帶來名氣。

據《唐才子傳‧白居易》載,白居易十多歲時就寫得一手好詩。當時他名聲不大,初到唐朝首都長安,去拜見老詩人顧況。顧況很有才學,有點恃才傲物,於是開白居易玩笑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但當他讀到上述一詩,十分讚賞,說道:「有詩如此,居長安不難。」白居易的詩名也由此在長安傳播開來。

不過,連一向高傲的杜牧也稱讚的張祜,卻被白居易澆了一桶冷水。張祜的成名詩「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曾被杜牧喻為「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後人認為杜牧過譽,這裡暫按不表。

據說,白居易當杭州太守時,張祜和徐凝同去拜訪他。那時他已是文壇泰斗,兩人希望他可以推薦自己。誰知白居易出一個題目給兩人一作,便決定徐優張劣,被前輩這樣一彈,張祜可就前途無「亮」了。

後來張祜得到令狐楚的賞識,推薦他面聖,哪知在朝廷當值的是白居易的朋友元稹,他對皇上說:祜雕蟲小巧,壯夫不為,或獎激之,恐害陛下風教。於是張祜的官路之坎坷,不難想像!和以上王維、白居易相比,真是同人不同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