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用生病! 文/洛桑加參(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 |2021.12.18 語音朗讀 64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洛桑加參(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開啟心中內建的智慧導航,你會「看」見兩條路,一條是讓你愈走愈自在愈舒坦的明路,一條是令你愈走愈不健康愈不安愈困乏的暗路,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看,你一定能認出通往健康的那條,替自己做出較佳的選擇。有件事很重要,希望你能理解,所謂人生必經歷程「生老病死」四階段,其中生、老、死無可避免,一定會發生,不過,受病痛折磨這個步驟,卻能跳過。 生病不是必然,痛苦也能免除,只要你願意開啟智慧去觀察、去學習、去處理、去升級。當你寫完功課、體驗完此生所勾選的所有體驗後,你可以選擇在睡夢中微笑著登出、優雅坐脫立亡,或是化為虹光離開,而不是在痛苦中辭世。在西藏,誰誰誰家的師父修成了虹光身,像這樣的事,我們常常能聽到。老人不等於病人,也沒有說人一定非得生病不可,沒有那樣的事情。唐代名醫孫思邈兒時本是個體弱多病的藥罐子,透過不斷學習、提升智慧,不僅健康活過百歲,還為後世留下許多很好的養生法。比方說髮常梳、頭常搖、目常運……這些我自己都常常做。養生法之一是常梳髮。圖/pexels開智慧參透先機,防生病勤洗手是防病毒的正確方法之一。圖/pexels不管是修練傳奇虹光身,還是在不失能不臥床腿腳有力的狀況下健康衰老,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開始使用智慧。智慧,是能帶給人健康富足的好東西。智慧如寶劍,不僅愈用愈有力,也愈磨愈鋒利。它同時也是斬斷諸多煩惱的唯一利器。都說「一流的人不會生病」,還真的是這樣。確切來說,一流之人也是血肉之軀,並非天生神力百毒不侵。但比起一般人,他們更懂得預防、更了解人的身心靈構造。一流的人有獨立思考的智慧,因為很喜歡觀察的緣故,來龍去脈知道得特別清楚,預防工作也做得很確實。當病毒、細菌大流行的時候戴口罩、勤洗手、常漱口、避免觸摸眼口鼻,把大部分的病原微生物阻擋在外,而真正能近身的那一小部分,剛好讓自己的免疫部隊練練手。遇到同樣的病毒、同樣的環境汙染、同樣的季節轉換溫差大,稀里糊塗過日子的人,生病或不生病,像擲骰子一般隨機,所以他們總愛說「世事難料」。但有使用智慧的人就不一樣,他們不但春江水暖鴨先知,經常能洞察先機,還把每一次困境,都當成學習與向上提升的契機。肌肉、腦筋都是用進廢退,而智慧也是一樣囉。當智慧升等至某一個層級時,痛苦將變得很少,病魔也與你無緣。你將會在一個舒適、自在、安心、富足、什麼都不缺的狀態下,繼續學習、繼續提高靈性的維度。不過啊,要怎樣知道自己是在使用自以為的小聰明,還是真的開了大智慧呢?請繼續看下去。告別小聰明,迎接大智慧食物只要清洗乾淨,就不怕吃進農藥。圖/pexels舉個蔬菜的例子。因為怕農藥,所以沒貼「無毒」、「有機」貼紙的,就都不敢買、蔬菜都不用吃了?知道農藥過量對身體不好,這只是聰明。但知道怎樣可以不傷害到身體又吃進蔬菜的營養,這就是智慧了。其實台灣農產品相對很安全,蔬果上的水溶性農藥以小小活水沖洗十到十五分鐘,基本上很難對人體造成傷害。此外,你還可以:✽吃當令的農作物。✽多種食材輪替吃。✽挑本身抗病蟲害能力強的。✽選能剝去外葉、可削皮的。✽先洗再切,別切好了才洗。避開農藥保護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我只是先列舉出其中幾種而已。不管活到幾歲,人都不應該放棄學習,舉凡判斷是非的能力、增廣見聞的能力、替自己找活路的能力,以及照護他人的能力,都要不斷精進。「人可以不用生病」光喊出來、光相信沒用,該學該會該知道該改進的,還是得靠聽聞、思考、化為行動這三步驟,來保養自己。最怕自己不學只聽鄰居亂亂說,也怕一知半解的小聰明反而傷害到身體,比方說過度擔心基改、吃到一點炸物就憂心忡忡、誤以為疫苗是葷的所以不敢打、嚇到這不敢吃那不敢吃……讓人路愈走愈窄、生活處處充滿局限的這種叫小聰明。這也有辦法那樣也行,讓人路愈走愈寬、心愈來愈自在的,才是大智慧。兩者之間的差異,要能分辨清楚。小聰明常常跟疲勞、抗拒、厭倦、不信任、局限、固執、病態有所連結,大智慧則跟熱情、活力、希望、喜悅、擁有力量、懂得技巧、安全、接納自我、肯定他人等概念站在同一邊。人在江湖走跳,當覺得煩惱、痛苦、困頓時,剛好趁機自我檢視一番,看看自己是否「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都懂,但其實只是半瓶水而已?若是這樣也無須懊悔,要慶幸還好發現得早,立即修正即可;開啟心中內建的智慧導航,這時候,你會「看」見兩條路,一條是讓你愈走愈自在愈舒坦的明路,一條是令你愈走愈不健康愈不安愈困乏的暗路,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看,你一定能認出通往健康的那條,替自己做出較佳的選擇。認真執行合適的健康守則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可以讓人快樂又健身。圖/pexels接著,找出並執行適用於己的健康守則:可以是戒菸、少吃一餐、一周運動三次、每天喝水三千毫升……自律宛如修剪盆花,它將你最美的樣子,顯化出來。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真的可以不用生病!(摘自《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 前一篇文章 【養生新知】 斷食療法的功效 下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氣喘鼻過敏 三九貼奏奇效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3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4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5【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6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7如是說2025.07.0908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96種常見濾心種類2025.07.0910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 關係中的隱形陷阱:當溝通變成索討適度冷訓練 有益身心健康【營養專欄】 5大控脂對策,遠離高血脂!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