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景氣帶動營所稅、證交稅成長,財政部昨日指出,今年前10月各級政府課稅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增2成;再加上發行債券等額外收入,今年前10月各級政府總收入,年增14.4%。
我國今年稅收持續寫下歷年新高紀錄,帶動整體國庫收入也不斷向上成長,財政部指出,今年前10月各級政府的公庫收入,合計已達4兆2806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395億元,年增率為14.4%。
財政部指出,今年稅收成長,大部分與年度預算增長有關,今年前10月總預算項目下的收入,合計3兆424億元為主,約占前10月收入的7成,另有1兆1880億元收入,則為預算外收入,還有部分往年預算項目的收入。
財政部表示,今年預算項目中最主要的「開源」部分,主要還是來自稅收的大幅成長,今年前10月各級政府的稅收收入,較去年增加3919億元,年增率達到20.8%,是各項國庫收入項目中,成長最多。
前10月除總稅收之外,多個稅收項目皆創新高,財政部指出,金額成長最大的項目,主要來自營所稅、證交稅、營業稅及綜所稅等四大稅目的貢獻,足以顯示實體經濟、台股活絡等二大因素,為國庫收入帶來及時雨。
據了解,除了上述國稅之外,地方政府稅收來源中,今年前十月的房屋稅、牌照稅等項目,也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項預算項目中,「規費收入」這一項較去年短少1428億元,年減逾6成,另外還有財產收入減少191億元,年減26.5%。官員表示,這二項收入減少,是受到高基期因素影響,去年同期統計區間中,5G釋照、世貿三館地上權等高收入的項目,比較基期較高。
在總預算項目之外,財政部指出,前10月中央發行公債、地方賒借收入,以及特種基金的收益不俗,在上述項目帶動下,預算外收入年增3232億元,年增37.4%,增幅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