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最美風景!這群憨兒每天走5公里上學 |2021.12.15 語音朗讀 12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東山海鐵馬道上都有一群「孩子」,每天在2位導師帶領下結伴走路上學,形成像畫一般美麗畫面。圖/卜敏正 【本報台東訊】每天清晨天剛亮,台東山海鐵馬道上都有一群「孩子」,在2名老師陪伴下開心走路上學,孩子們年紀落差很大,從20~60歲都有,他們走在木棧道上東望望、西看看,看見路過民眾還會開心搖手、問候早安,然後跨越小河、走過稻田小徑,一路走到他們的學校「牧心」,開始一天的工作學習。牧心智能發展中心又被稱為「東憨兒的家」,位於台東市民航路,現提供60名身心障礙憨兒,日間生活照顧、夜間住宿、庇護性就業,被收容照顧的憨兒年齡從20~60歲,如果家庭照顧能力不足,或居住地點太遠,就住進開封街宿舍,每天由老師陪同走路上下學。圖/卜敏正牧心智能發展中心主任許秋霞表示,住牧心宿舍的憨兒有30人,除了部分視障、肢體障礙,或情緒障礙憨兒必須透過車輛接送,多數憨兒每天早上沿著山海鐵馬道、田邊道路,一路走到民航路的中心教育園區,單程距離約5公里,走一趟大約1小時,傍晚下課還要走回去,對於憨兒是很好的運動。許秋霞指出,憨兒每天上走路上下學,對於身心健康、人際互動都有很大幫助,因為走路運動流汗、促進新陳代謝,也強化肌耐力,而且心情更開朗,尤其走路過程會遇見運動、上學的社區居民,許多人都開心跟他們打招呼、停下聊天,憨兒面對社區居民友善互動,有助於他們更融入社區。許秋霞說,有部分家長剛開始都擔心,孩子沒辦法走這麼遠,但跟著孩子走了兩趟後發現,孩子在同儕互動、相互鼓勵下,這段距離並不成問題,而且因為長期固定運動,原有貧血、肌無力、三高症狀孩子,經過1年走路上下學,健康情形都明顯改善。許秋霞說明,牧心教育的方式,改變傳統養護教養,強調訓練成人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工作技能,經過長期努力,現在牧心近半的孩子,已接受技能訓練,參與烘焙、庇護工場作業,還可以領到他們的薪水,其餘也持續接受療育復健、自理能力訓練等。牧心的孩子每天在老師陪同下,結伴走路上學去。圖/卜敏正 前一篇文章 花蓮狗貓躍動園區漂亮登場 可收容350隻浪浪 下一篇文章 影音/平權教育!偏鄉學子走進故宮 「故宮遊藝思」獲政府服務獎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