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最美風景!這群憨兒每天走5公里上學

 |2021.12.15
1219觀看次
字級
台東山海鐵馬道上都有一群「孩子」,每天在2位導師帶領下結伴走路上學,形成像畫一般美麗畫面。圖/卜敏正

【本報台東訊】每天清晨天剛亮,台東山海鐵馬道上都有一群「孩子」,在2名老師陪伴下開心走路上學,孩子們年紀落差很大,從20~60歲都有,他們走在木棧道上東望望、西看看,看見路過民眾還會開心搖手、問候早安,然後跨越小河、走過稻田小徑,一路走到他們的學校「牧心」,開始一天的工作學習。

牧心智能發展中心又被稱為「東憨兒的家」,位於台東市民航路,現提供60名身心障礙憨兒,日間生活照顧、夜間住宿、庇護性就業,被收容照顧的憨兒年齡從20~60歲,如果家庭照顧能力不足,或居住地點太遠,就住進開封街宿舍,每天由老師陪同走路上下學。

圖/卜敏正

牧心智能發展中心主任許秋霞表示,住牧心宿舍的憨兒有30人,除了部分視障、肢體障礙,或情緒障礙憨兒必須透過車輛接送,多數憨兒每天早上沿著山海鐵馬道、田邊道路,一路走到民航路的中心教育園區,單程距離約5公里,走一趟大約1小時,傍晚下課還要走回去,對於憨兒是很好的運動。

許秋霞指出,憨兒每天上走路上下學,對於身心健康、人際互動都有很大幫助,因為走路運動流汗、促進新陳代謝,也強化肌耐力,而且心情更開朗,尤其走路過程會遇見運動、上學的社區居民,許多人都開心跟他們打招呼、停下聊天,憨兒面對社區居民友善互動,有助於他們更融入社區。

許秋霞說,有部分家長剛開始都擔心,孩子沒辦法走這麼遠,但跟著孩子走了兩趟後發現,孩子在同儕互動、相互鼓勵下,這段距離並不成問題,而且因為長期固定運動,原有貧血、肌無力、三高症狀孩子,經過1年走路上下學,健康情形都明顯改善。

許秋霞說明,牧心教育的方式,改變傳統養護教養,強調訓練成人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工作技能,經過長期努力,現在牧心近半的孩子,已接受技能訓練,參與烘焙、庇護工場作業,還可以領到他們的薪水,其餘也持續接受療育復健、自理能力訓練等。

牧心的孩子每天在老師陪同下,結伴走路上學去。圖/卜敏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