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向南
提到一部老電視劇《天眼》,可能不少從小看電視長大的五至七年級生還有印象。這部刑警辦案的警匪片當時於台視播映,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天眼》共分成三部,分別於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年上映,其中以第二部最為人所知,如今在YouTube台視官方頻道也能觀賞。
《天眼》第二部放映於一九九○年代初期,迄今約三十年,劇中諸多細節反映當時的特色,能讓我們重新回味那個已經逝去的老台北。
首先是通訊方面,當時有所謂「黑金剛」的第一代行動電話,但是價格並非一般人所能負擔,那是身分地位的象徵。大多數人沒有手機,更沒有行動上網,出門在外要找人,如果一時之間沒有市內電話可以撥打,就必須找街頭上的藍色公共電話。若在鄉下,對方家裡不一定有電話,必須打到隔壁鄰居家,再拜託當事人來接電話。
有意思的是,劇中人物常約在餐廳或咖啡廳講話,並非都是吃飯或喝咖啡,桌上可能只有水杯,跟當時人們的生活經驗脫節。筆者推測,可能是早期瓊瑤「三廳電影」(場景多為客廳、舞廳、咖啡廳)的遺緒,透過在餐廳或咖啡廳講話的橋段,方便交代劇情的推進。
一九九○年代初期的台北,還只是剛成為現代化的工商業城市。其中有一幕是菜鳥刑警去高級西餐廳,一開始不知道怎麼點餐,這個情節象徵當時台北出現許多的新生事物,例如許多人剛開始上高級餐廳,飲食品味可能還在揣摩階段;相對於這三十年來台北的餐飲業百花齊放,競爭激烈,人們對飲食的追求已經有很大的進步。
另外,劇中經常出現室內吸菸的場景,如在餐廳與人吃飯,也會大大方方吞雲吐霧,而現今因為《菸害防制法》的規定,很難再看到這種畫面。
當時流行一句話「台灣錢淹腳目」,說明了台灣當時處於泡沫經濟時代,而台北被認為是人們心目中的淘金天堂,許多外地的年輕人都想到台北,闖出一番事業。令人感嘆的是,在劇中有一句台詞說到「當工人一個月薪水有三萬多元」,對比現在,台灣薪資已經凍漲三十年。順帶一提,一九九○年代流行歌手林強〈向前走〉的MV,講述中南部年輕人上來台北,什麼都不怕的勇闖精神,頗能呼應當時台灣社會的氛圍。
在性別意識方面,《天眼》作為陽剛味濃厚的警匪片,劇中也有女警作為陪襯,可是女警大部分時間就是穿制服(反而其他男刑警都是便服,除了隊長以外),在辦公室打電腦、查資料、接待客人,如果出外勤,則是輔助男刑警辦案,無意間透露那個時代把女警當成花瓶的心態;這與現在我們看到新聞,女警會在街頭執勤維持治安,甚至逮捕犯人的形象,差距很大。
總之,如今來看這部《天眼》,或許聲光效果已大不如現今的電視劇,不過,卻能讓我們重溫三十年前台北的日常生活與價值觀,感受到台北這座城市,在今昔之間所產生的種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