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課綱上路三年多,《國家語言發展法》臨門一腳,本土語課明年將在中小學上路,但高中職課表早被部定必修、校訂必選修、彈性學習「卡死」,很難再找出空堂,如今多數高中打算刪除零學分的彈性課程,也有高職打算移除兩學分校訂必修。
教育部今年二月配合《國家語言發展法》修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經課審大會審議,將在高中部定必修增加兩學分。其中,普通型高中部定必修增兩學分,校訂必選修不變;技術型高中因一九二學分上限,部定必修增兩學分,校訂必選修刪兩學分。
若技高原本課程已塞滿,勢必要調整校訂必選修,若未排滿,則可調整彈性學習來因應。
台北市成功高中打算將本土語課程排在高二的彈性學習時段,校長孫明峯表示,高一彈性課程已安排微課程,高二才比較有時間,但減少彈性選修,學生的自主學習時段將受影響。
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是彰化高商教師,她詢問北、中、南技高,多數學校將利用彈性課程時間來開課。由於彰商有綜合高中,考量課綱限制,因此將挪動團體活動時間來上本土語言課,學生的社團活動時間將減少。
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中華商海,打算刪除高三的校訂選修來開本土語課程,該校教務主任葉明忠表示,部定必修、校訂必修都是專業課程,不宜刪除。
另外,新課綱希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學校希望保留彈性學習時段,讓學生多去探索,幾經考量決定「割愛」校訂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