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宮詞有一首云:「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遇舞頭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此詩形容當年宮中娛樂活動,如不了解當年宮中實況,頗不易懂。
經偶閱唐《樂府雜錄》中云:「舞者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字舞者,以舞人亞身于地,布成字也。」照此記載,所謂「每遇舞頭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必為舞者臥倒在地上擺成「太平萬歲」四個字。
只是前兩句「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是不是舞者服裝上繡的金鳳銀鵝圖案?是不是一部分舞者分兩頭散開,而另一部分則在當中臥地舖成文字形?總之,我們今日常見的舞蹈擺成「中華民國萬歲」等字形,還是從古代傳下來的,至少是古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