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山海史蹟》基隆仙洞 引人入勝的摩崖石刻

文/邱秀堂 |2007.12.13
1253觀看次
字級

全台灣砲台與山洞最多的地方,首屈一指是基隆,早期基隆因為地理戰略地位與煤礦蘊藏豐富,所以砲台、煤礦坑道、山洞、海洞、隧道,堪稱全國第一。

在基隆市已被指定為古蹟的隧道與洞,有位於基隆市安樂區的「獅球嶺隧道」、中正區和平島山腰臨海處上的「蕃字洞」和仁愛區的「仙洞隧道」;不過位於基隆港口西北側,一處天然的海蝕洞穴「仙洞巖」,因傳說有仙人在此修道登天,雖未被指定為古蹟,但是洞內壁上刻有許多文人雅士所提的墨寶,非常珍貴。

如洞內岩壁上的「海外洞天」行草碑刻,是署名分巡台澎督學使者夏獻綸於同治甲戌立;「仙洞」兩個行書大字,則是光緒十二年廣東三水客家人梁純夫所書。

除此,江西籍的夏獻綸與編寫《清人台灣風俗圖冊》的浙江人張斯桂同遊仙洞,也刻了到此一遊的紀念文字;光緒丁亥,安徽合肥張士瑜、黨鳳岡、田曾、翁長森等一行四人遊基隆仙洞時,觸景生情,有感也勒文紀念。還有光緒二年,葉文瀾與余宗海等文人、光緒戊寅吳春帆、光緒十三年吳安康、光緒甲午年葛王璜等,都留下了摩崖石刻。

仙洞巖附近奇岩怪石林立,遊仙洞除了觀賞幽美風景,參拜佛像及一探曲折蜿蜒、氣氛神秘的巖洞,最吸引遊客駐足觀賞的,就是洞內那些書法文采的摩崖石刻了!

*相關網站www.mayland.idv.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