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博士李先認為「天下最善之物」是「書籍」。北宋的宰相趙普則認為,「天下最大之物」是「道理」。
趙普是宋太祖的得力助手,開國元勛,封許國公。宋太祖常問趙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熟思未答間,再問如前。普對曰:「道理最大。」上屢稱善。
宋太宗時,趙普又留下一則「半部論語」的典故。因杜甫詩中有「少兒學問止《論語》」句,把這部儒家經典視為少兒讀物,太宗皇帝就此詢問趙普的看法,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這段話,大體有兩層意思:靠著一部《論語》,既可以打天下,又能守天下,「道理最大」的論點,由此表露無遺;另外也說明,在他的眼裡,這部記載孔子(包括孔門少數弟子)言語行為的典籍,包含了最完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