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七教育影展全國徵文比賽優選--高中組《蝴蝶》與《羊男的迷宮》

教育影展全國徵文 比賽工作小組/提供 |2007.12.12
453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西松高中高一誠班 顏尚勤

《蝴蝶》這部片是在公民課時播放的,片長約一個小時,並不算長,但片中舒適宜人的美景,以及看完後那種清新雋永的感覺,讓人印象深刻。

相較於《蝴蝶》,不久前剛拿下小金人的成人童話──《羊男的迷宮》,導演的巧妙布局,讓全片現實與魔幻交錯,隨著劇情的近一步發展,當現實越來殘酷時,魔幻的世界就越使人嚮往,最後結局,讓人在全片結束後感到低迴不已。

這兩部電影所探討的主題有著實質上的類似,但因為劇情與兩位
主角的選擇,兩部片並未得出相同的結果。

先從《蝴蝶》這部電影談起,《蝴蝶》處處流露出溫情與幽默,相信有不少人應該對小莉莎和年邁的朱利安的逗趣對話記憶猶新……天真卻寂寞的莉莎,對於許多問題都毫無顧忌的提出,感到頭痛的朱利安雖時常責罵莉莎,自己卻也無意間流露出莉莎的那種固執、孩子氣的一面,兩人就在這種微妙的關係下,前往景色優美宜人的山地,展開尋找蝴蝶「伊莎貝拉」的旅程。

我認為這個故事最棒的轉折點,是在「伊莎貝拉」在月夜第一次
出現,卻因為麗莎的不小心而讓蝴蝶飛走了……事實上到了這段劇情時,已經快要接近電影的尾聲,可是接下來的鋪陳實在巧妙,當受到朱利安責罵的麗莎跑走時,卻無意間跌落山洞,朱利安表現出了心中那分真正的關愛,而獲救的小女孩也重新找回了母親的關懷,而最終,遺失的蝴蝶「伊莎貝拉」事實上,一直就在兩人的身旁。

當蝴蝶羽化並飛向夜空時,小女孩偷偷告訴了朱利安她母親的名
字:「伊莎貝拉。」朱利安回答:「那我們都找到我們要找的了。」整個故事一瞬間變成了尋找「自我救贖」的故事,伊莎貝拉只是這分救贖的象徵,而這也是故事最動人的地方。

「伊莎貝拉」留下了一個頗為感人而具有啟發意義的結局,也點出了片名《蝴蝶》的意義,人終究必須從困境中突破,就如同羽化的蝴蝶,從繭中破殼而出,片中的麗莎渴望關懷,朱利安想實現一個多年來對過世兒子的承諾,而影片最終,兩人也終於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蝴蝶的風格輕鬆,幽默而不俚俗,優美的風景更是舒爽宜人,而能在平實簡單中蘊含深刻的寓意,這是最難得的。(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