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在民族舞蹈界,蕭君玲是相當傑出的舞者,更是個難得一見的編舞家,尤其她的舞作總是充滿宗教情懷,如「千手千眼觀彼世音」、「花開見佛」、「香讚」、「極樂淨土」、「蓮想」、「迴流」、「伎樂天」、「淨」等舞作,均傳達出一種寧靜、詳和、純淨、希望的美感,深受觀眾喜愛。
其中,「香讚」一舞,更讓她於二○○三年首度參加「舞蹈大地」全國舞蹈創作比賽時,一舉奪得最高榮譽「福爾摩沙獎」,是個用舞蹈修行的藝術家。
許多人是接觸佛法後,才興起用音樂、舞蹈、文字等藝術來禮佛,抒發自己對宗教的感動,但台北民族舞團藝術指導暨首席舞者蕭君玲卻恰恰相反,原先她並非佛教徒,直到一九九五年獲邀於傳統藝術季「梵音樂舞│禮讚十方佛」中,編創「千手千眼觀彼世間音」一舞時,她因為全心揣摩觀音一角,心靈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與世無爭的詳和感受,進而開啟她學佛之門。
她笑說:「當時為了要真正融入觀音的心境中,我和佛光山的法師們一起茹素、打坐,閱讀觀音的事蹟、書籍,了解祂想告誡世人什麼?無形中我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慈悲、不愛計較,連跳舞都成為一種享受,而非壓力,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法喜』。」
所謂「相由心生」,在日思夜想觀音菩薩的那段期間,蕭君玲連在計程車上閉目養神時,司機先生都會說:「小姐,你長得好像觀音菩薩喔!」
後來蕭君玲不僅常看佛書、與丈夫鄭仕一一同討論佛法,連論文都以「藏傳佛教舞蹈酖寧瑪派金剛舞之探討」為題,而她也常受邀至佛教團體教授舞蹈。她表示,和修行的師姊們接觸非常快樂,她們總是非常有心的學習,讓她有備受尊重的感受。
「雖然我每次編舞時,都非刻意以宗教為題,但舞蹈是騙不了人的,當你心中在想什麼?就是會透過舞蹈呈現出來。」也因此蕭君玲近年的舞蹈風格一直充滿著濃濃的宗教情懷,其中讓她拿下「舞蹈大地│福爾摩沙獎」的「香讚」一舞更是含意深遠。
她說:「當時台灣因為SARS而人心惶惶,我希望用舞蹈為台灣社會注入一股生命力,希望讓人心獲得片刻寧靜。」她讓舞者的肢體化為在廟宇中裊裊上升的香煙,舞作的最後一幕,更讓全部的舞者緊靠在一起,仰望天空,好似看到了希望,就是這樣簡單、卻深具靈性力的氛圍,讓蕭君玲的舞作感動無數人,也讓她獲得大獎。
蕭君玲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b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