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增添上下兩方,則成為三維的空間座標系,如下(圖二)
圖/River
十方當中的前八方,可以用數學上的二維平面座標系表示,如下(圖一)
圖/River
大乘佛教中常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其中,「十方三世」一詞就相當於「宇宙」,古書中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十方和宇指的是無邊的空間,三世和宙則代表無盡的時間。若細加解釋,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涵蓋一切空間;三世則指過去、現在和未來,統攝一切時間。圖/River
文/維尼老師
大乘佛教中常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其中,「十方三世」一詞就相當於「宇宙」,古書中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十方和宇指的是無邊的空間,三世和宙則代表無盡的時間。若細加解釋,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涵蓋一切空間;三世則指過去、現在和未來,統攝一切時間。
十方當中的前八方,可以用數學上的二維平面座標系表示,如下(圖一);若再增添上下兩方,則成為三維的空間座標系,如下(圖二)。
這樣的座標系統,可以非常簡潔精準地,描述一個物體在平面或空間中的位置。但是,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座標系,歷史並不長,是一直到了三百多年前,才由說出「我思故我在」的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及數學家──笛卡兒所創立,而且竟然與一隻蒼蠅有關!據說,笛卡兒二十餘歲投身軍旅時,有一次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思考數學問題,他忽然發現天花板上有一隻蒼蠅,從一個地方飛到另一個地方,而天花板剛巧是用木條嵌成的正方形格狀。笛卡兒突然想到:如果要說出蒼蠅在天花板上的位置,只要說出蒼蠅所在的正方形,是在天花板上的第幾行和第幾列就可以了。比方蒼蠅落在第三行第五列的那個正方形時,就可以用(3,5)來表示。由此契機,笛卡兒思考改良之後,創立了「直角座標系」。現在,我們將直角座標系也稱為「笛卡兒座標系」,以此來紀念他。
平面座標系,由水平的x軸(右正左負)和垂直的y軸(上正下負)將平面區分成四個區域,每區叫做一個「象限」。從第一到第四象限,其上的點的正負分別是(+,+)、(-,+)、(-,-)、(+,-);而空間座標系,除了x軸(前正後負)和y軸(右正左負)之外,再加上z軸(上正下負),三條軸兩兩垂直,將空間區分成八個區域,每區叫做一個「卦限」。從第一到第八卦限,其上的點的正負分別是(+,+,+)、(-,+,+)、(-,-,+)、(+,-,+)、(+,+,-)、(-,+,-)、(-,-,-)、(+,-,-)。在這兒有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用「象」和「卦」來命名呢?
原來歐洲數學由傳教士傳到中國,並翻譯成中文時,借用《易經》中「四象八卦」的說法。而這樣命名也有其微妙的道理,因為如果把座標系統中的+和-,換成易經中的陽爻(--)和陰爻(--),那麼平面四個象限與空間八個卦限的正負,剛好可以和《易經》的四象與八卦相配合,是不是非常奧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