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泅泳漂泊》江文也音樂系列計畫啟動 再現台灣音樂史傳奇人物

曹麗蕙 |2021.12.06
1573觀看次
字級
客家委員會攜手國家交響樂團(NSO)今(6)日於國家音樂廳舉辦「《泅泳漂泊》江文也音樂全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圖/客委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客家作曲家江文出是1930年代第一位打入日本作曲界,與日本人一較高下的台灣人,尤其他的管絃樂曲《台灣舞曲》在1936年柏林舉辦的第11屆奧林匹克競技大賽藝術部門作曲獎中,獲得佳作獎,也讓他成為以日本國籍獲得該獎項的唯一的亞洲人。

為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這位客籍作曲家,客家委員會與國家交響樂團(NSO)攜手策畫「《泅泳漂泊》江文也音樂系列活動計畫」,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在啟動記者會上表示,未來將透過講座、音樂會、出版品及策展等系列活動,展現江文也豐富傳奇的一生,「歡迎大家來認識這位音樂成就受到東西方推崇的作曲家,漂泊於大時代的台灣音樂史傳奇人物—江文也」。

國家交響樂團(NSO)榮譽指揮呂紹嘉則指出,江文也一生輾轉於台灣、日本、中國三地,歷經大時代的政治動盪,在困厄環境仍不放棄創作,從最初驚艷西方的管絃樂作品《台灣舞曲》,直到過世前創作的最後一部《阿里山歌聲》,都展現出他對原鄉台灣的依戀與想望,希望透過這次計畫,能讓江文也的作品成為台灣音樂的資產及養分,永遠活在大家心中。

計畫首先登場的是12/11,在國家演奏廳舉辦的《江文也:20世紀的滄海遺珠》講座音樂會,由作曲家陳可嘉以江文也的室內樂作品為出發,延伸介紹影響江文也創作與風格發展的德布西、巴爾托克作品,以及與江文也同時期的梅湘、布瑞頓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