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左)頒發「文化耕耘獎」,給導演李安(右)。圖/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我覺得很慚愧,不曉得我對文化有什麼貢獻,每天早上起來,我想的不是文化貢獻,想的是這場戲要怎麼拍,今天要怎麼存活,怎麼樣才能不丟臉,把我心裡想做的東西做出來,而不是文化這件事情」,導演李安昨天領取總統文化獎「文化耕耘獎」時,開場致詞細數自己從小生長在台灣,深受中華、台灣、日本、美國等文化薰陶,能夠成為多元文化的綜合體、拍攝各類型題材,「根底就是在台灣的養成」。
第十一屆總統文化獎在圓山大飯店舉行頒獎典禮,由文化總會會長、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獎。李安在領獎後致詞時表示,文化是很抽象的事,經過愛心、寬容、還有很多呵護,才能形成信念。他在屏東出生、花蓮成長、台北生活、高雄當兵,中學開始形成對世界的認識,則是在目前的戶籍地台南,也以台南子弟為榮,後來赴美學習、結婚、生子、拍片。
青年創意獎
台灣街舞登國際舞台
「我從國片拍到西片、印度片,什麼樣的類型都挑戰」。李安說:「在我拚命的時候,不管是做什麼樣文化、類型的電影,其實根底就是台灣的養成,還有我在這邊培訓出來的一種個性。」他以身為台灣文化的一分子為榮。
「人道奉獻獎」得主陳榮基則表示,「我個人會得獎,跟我兒時生長在佛教家庭,大學受佛教慧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引導,長期學佛很有關係」,這個獎項並非給他個人,而是對台灣推動善生善終的肯定。他感謝台大醫院,率先設佛堂和祈禱室,帶動國內其他醫院跟進,安寧醫療的推動也是從台大開始。
得到「青年創意獎」的HRC舞蹈工作室創辦人陳柏均,把台灣街舞帶上國際舞台,也推動霹靂舞成為奧運比賽項目,上台致詞時紅了眼眶,數度哽咽,「要不是這個獎,我可能放棄了霹靂舞在奧運的發展,更要感謝總統文化獎,讓父親認同了我」。
在地希望獎
打造一條國道給雙腳
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榮獲「在地希望獎」,執行長周聖心表示,希望協會的努力,能為下一代、下下一代留住美麗的台灣,她說,「我們正想推動『國道11號』,不同於前十條國道是蓋給汽車,希望能打造一條給雙腳的國道,推動低碳的交通,讓全世界愛好自然的國際友人看到台灣的軟實力」。
「社會改革獎」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由董事長楊黃美幸代表致詞。她表示,拿到這個獎項的心情很複雜,陳文成當初只是一位支持台灣民主化的學者,卻發生這樣的悲劇(陳屍台大),「這件事情並沒有嚇壞我們,反而更堅定我們要支持台灣爭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