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鈺崑
「恨鐵不成鋼」,但要用什麼標準來判定已然達到煉鐵成鋼?是符合世俗的眼光,還是追尋自我的實現?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又說物競天擇,不適者就會被自然淘汰;那麼誰該是溫拿(Winner),誰又是魯蛇(Loser)?
月光森林,聽起來有著遠離塵囂的美麗,讓人心嚮往之;然而,當人們懷抱隱世的憧憬湧入,田園,可還是田園?青年返鄉,滿懷赤誠而熱血,真的是這樣嗎?無論甘不甘願,遊子歸來,但家鄉已然不再……這些,都是導演樓一安在電影《廢物》所扣問的命題。
曾入選2013年高雄電影節「台灣越界」的《廢物》,主角秀仔是個沒什麼成就的劇場演員,年紀漸長的他,也只能放下美夢面對現實,決定返回故鄉美濃,在家裡休耕的田裡種起小蕃茄。只是此舉並未得到父親的認同,反而認為他留在鄉下沒出息。
支持著秀仔的,大概只有在農會上班的舊識美霞,不僅協助他辦理貸款,還幫他找了許多種植小蕃茄的資訊。有著原住民血統的美霞,年紀輕輕就嫁給添進,而來到美濃,添進靠著手段建立錢脈人脈,也蓋起一棟讓鄉親為之側目的大別墅,然而,住在別墅裡的美霞,卻猶如一隻被豢養在美麗鳥籠裡的金絲雀。
困在籠裡的,還有美霞的兒子阿泮仔。正值叛逆期的阿泮仔,父親長年不在家,母親雖然愛他,但不了解他,加上學校課業成績不佳,三不五時闖點小禍,是眾人眼中的麻煩人物。幸好,阿泮仔本性善良,並未真正鬧出什麼嚴重的事端。
蕃茄園成了三人相濡以沫的小天地,雖然稱不上人生勝利組,但好像能在小確幸中走下去。只是在美霞生日這天,添進撞見兩人的婚外情,意圖利用妨害婚姻的訴訟來逼迫秀仔賣掉田地;美霞除了面對眾人的流言蜚語,還有親子關係的課題;泮仔原以是給媽媽一個生日驚喜,卻意外打破勉強維繫的家庭關係……
故事如何發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觀賞這部電影的電視電影版本,客家電視「南風。六堆」系列中的《月光森林》(影片連結:https://youtu.be/TZl3dcitgXs)。導演樓一安並沒有給出一個真正的結局,所有的問題看似有所突破,也都仍懸而未決,唯一確定的是,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是個看似雲淡風輕,卻意外沉重的收尾。
有趣的是,因為秀仔的人物設定,樓一安實驗性地在影片中穿插劇場演出片段作為串場,到了2018年他執導客家電視文學戲劇《台北歌手》時,則對這種虛實交錯的手法有更為成熟的運用,也因而獲得電視金鐘獎的節目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