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以砍軍公教退休優存百分之十八為幌子,製造職業階級對立及仇恨,旋以公平正義的假象,博得廣大農工的支持,達到年底三合一勝選的目的。
我公公婆婆都是老農,娘家父母也是老農,每個月可領四千元年金,他們不必負擔家裡支出,這些錢當零用金足足有餘,我們當子女的為了盡一點孝道,在家庭收入許可下,每個月固定給他們各四千元零用金,這樣每人每月有八千元進帳,他們用不完,都拿到郵局定存。
現在優存百分之十八被砍後,我每個月至少縮水一萬元,可是放進我長輩口袋裡的
只多出一千元,其他的錢不知道會不會跑到濟州島去?怎叫我們心服口服?而且以後我沒有多餘的預算孝敬長輩,屆時維繫親情的線會不會因而扯斷,讓晚輩不知如何度過這寒冷的冬天。
陳總統一向愛炒作議題、製造階級對立及分化子民的情感,現在連最沒有聲音的基層公僕也不放過,實在蠻橫至極!
國家經濟惡劣必須挖東牆補西牆,但要跟國人說清楚、講明白,相信大家都能共體時艱,何必把我們鬥臭鬥垮或耍花招來愚弄民眾,搞得大家垂頭喪氣、士氣低落,看不到「希望與快樂」的明天。賽夏客(苗縣頭份/教育人士)
陳總統為三合一選舉到處助選,話題大都繞在軍公教退休優惠的百分之十八利率,卻對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炒股和高捷弊案隻字不提,實在令人感嘆。
社會對軍公教退休百分之十八優惠利率的認知扭曲了,事實上這有時代背景因素,但陳總統卻簡化為退職領得比在職的多是不合理的事,故意忽略退休軍公教人員二、三十年的付出,他們年輕時辛苦,老來享福有何之錯?當年這些軍公教人員寧
可領一份微薄的薪資,堅守崗位、穩定社會,沒有功勞也有若勞罷!
台灣經濟蓬勃發展時,各行各業賺錢賺到笑逐顏開,那時怎麼沒有人為軍公教微薄的薪資抱不平呢?現在怪罪軍公教退休利率太優惠,有何天理?況且,台灣本來是「台灣錢淹腳目」,現在卻是讓台灣經濟衰退,國家、人民窮困潦倒,執政黨難道不用負責嗎?
齊頭式平等不是真平等,各行業薪資本來就有差異,個人能力也不同,怎能拿軍公教退休金去跟農民、勞工退休金比較呢?如果這種道理說得通,何不人人薪資、退休金都一樣,不就統統「平等」了嗎?唐欣(台中市/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