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軼傳》楊國忠 亂臣賊子

陳菽蓁 |2007.11.29
1033觀看次
字級


唐朝盛世長達幾百年,物阜民豐天下承平,詩詞歌賦盛極一時,政績璀璨奪目、文化史業更是光芒耀眼,凡此種種都在中國政治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

然而唐代自高宗李淵以降,陸續出了李義府、李林甫、李輔國、魚朝恩及楊國忠等奸臣,其中又以楊國忠的崛起最叫人啼笑皆非,忍不住要搖頭歎息了。

楊國忠蒲州〈今山西省〉永樂縣人,本是街頭無賴漢,平時不事營生,喜好飲酒博戰,窮則四處乞貸,昭昭惡行每受鄰里宗親鄙視,由於生活無著,兩度入蜀,這時正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他的一位遠房表妹楊太真〈楊玉環〉得到玄宗寵愛,楊國忠借攀親帶故之力得以出入宮廷,並得楊氏姐妹之助,揣摩玄宗意向專事逢迎,漸得玄宗好感,很快便取得監察御史官位。輕率之徒驟任此重要職銜未免唐突,因此朝臣多舉目嗤之,難以心服。

宰相李林甫口蜜腹劍、老奸巨猾,跟楊國忠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兩人為打倒太子,相互勾結製造一連串冤獄,前後被誅殺者多達數百家;又為博取玄宗歡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玄宗率百官觀看財寶堆積如山的「庫藏」後更加親幸。

楊國忠及楊氏一門出入禁中如入無人之境,權傾朝野、窮極奢侈尚不知足,又逐漸使計除掉奸相李林甫奪取朝政大權,想那楊國忠本是不學無術之徒,雖大權在握卻是治國無方,玄宗終日耽於淫樂,疏於朝政,任由楊國忠亂政為禍,朝中上下一片烏煙瘴氣。

唐天寶十二、十三年水旱災相繼,關中大飢荒,楊國忠極力掩蓋災情,並且嚴懲上報災情的御史,地方官吏無人敢置一詞,致使全國各地水旱蝗災未能及時消除,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唐朝「盛世」景象已然消失了。

另,為了急於樹立邊疆功勳,楊國忠派兵進攻南詔,連年蒐刮兵丁,使得兵疲糧盡、瘴病飢餓而亡者十有七八,兩度征戰喪軍二十萬,楊國忠儘管隱瞞敗績,上奏捷報,卻掩飾不了唐朝聲威下降、朝政日非的事實,也加速催逼了安祿山叛亂的時機。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率兵十五萬,以誅殺楊國忠為名公開叛亂南攻唐朝,老將哥舒翰、平原太守顏真卿、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先後舉兵抵禦。

形勢雖然暫緩,在這重要關頭,楊國忠與哥舒翰出現衝突,楊不顧安祿山故意設下之陷阱,慫恿玄宗強逼哥舒翰出兵。哥舒翰無奈抱病率兵八萬出關,結果唐軍大敗,哥舒翰被俘,二十萬守軍瓦解潰散,這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楊國忠滔天大罪又增一樁。

潼關失守第三天〈六月十二日〉,玄宗領妃子、親王、太子等逃出京師,楊國忠跟隨在旁,六月十三日〈一說六月十四〉玄宗等行至馬嵬坡,軍士憤怒屯軍不進,禁衛軍將領陳玄禮為平眾怒,許士兵追殺楊國忠、支解其體,將腦袋懸於驛門外示眾,不想眾怒猶未息,玄宗無奈,命高力士引楊玉環於佛堂縊殺之,楊氏一門亦先後被殺或自殺,楊氏家族覆滅。楊國忠惡貫滿盈死不足惜,然唐朝卻因而國勢日衰,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