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殿的鄭成功(中)神像號稱全球最高;護法萬禮(左)、甘輝(右)二將軍神像,近年與香客大樓一起增建。 圖╱記者江俊亮
開元殿內有多幅鄭成功功生平重要事蹟壁畫,圖為〈國姓爺開墾台灣〉。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供奉「國姓爺」的嘉義縣溪口鄉開元殿,有號稱全球最高的鄭成功神像,但早年因經費不足,未配置左右護法,直到五年前才配建甘輝、萬禮二護法將軍神像,期間一名日本老婦來台捐出千萬元,為小鎮平添傳奇色彩。
據開元殿沿革碑文記載,開元殿主祀的「開台尊王」,就是被尊稱為民族英雄的「國姓爺」鄭成功。鄭成功出生於日本九州,父親為福建人鄭芝龍,母親為日本人田川氏,鄭成功六歲時被帶回福建,後來在金陵(南京)求學,成為監生。
一六四五年(順治二年)清軍攻入江南,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東南沿海繼續抗清,成為南明主要的軍事力量之一。南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率軍來台,翌年發動「熱蘭遮城圍攻」打敗荷蘭人,將荷蘭勢力趕出台灣。
兩百多年前,鄭成功部將鄭蛟,自福建泉州南安祖厝迎請鄭成功神像渡海來台,起初奉祀在雲林縣褒忠鄉,後來遷至嘉義縣溪口鄉柴林腳(今柴林村)。一九七○年開台聖王指示,在附近覓地興建「開元殿」,兩年後落成。
殿內壁畫 彩繪國姓爺事蹟
一九九五年,乩身依旨繪出鄭成功大神像,高一百七十二台尺(約五十二點一公尺),號稱全球最高,大神像完成後,在嘉南平原上顯得相當醒目,宛如溪口鄉的地標,內部設有鄭成功文物紀念館,陳列鄭成功的文物史料、墨寶兵器、荷蘭受降書等,頗具歷史價值。
開元殿內的壁畫,彩繪有〈廈門鼓浪嶼訓練水軍〉、〈延平王受降圖〉、〈國姓爺開墾台灣〉等鄭成功生平重要事蹟;廟後興設有鄭成功紀念公園、福松養護中心。紀念公園中矗立仿廈門鼓浪嶼的鄭成功雕像、園區水池中有石雕戰船,頗能發人思古純情;福松養護中心則以鄭成功乳名命名。
廟方表示,鄭成功大神像在建造之初,因經費不足,未能同時配建甘輝、萬禮二護法將軍神像,直到二○一五年規畫興建香客大樓時,才一併配建兩名將軍。就在廟方申請執照時,出現一名來自日本的七十八歲老婦人,表示要捐贈新台幣一千萬元,令廟方執事人員嚇了一跳。
夢境牽引 台日跨海結好緣
廟方表示,這名日本老婦人不願意透露姓名、身分,只表示多年前曾受開台尊王協助,後來發跡,因夢見開台尊王現景,因此來台,果真應證夢境,於是捐資還願,其餘不願多談。由於鄭成功的母親也是日本人,這名神祕日本老婦捐款的事蹟,也為地方平添傳奇色彩。
廟方指出,甘輝、萬禮二護法將軍神像,通高八十二台尺(約二十四點六公尺),其中萬禮將軍手持的寶劍長四十一台尺(約十二點三公尺),且根據旨意,設計成可以出鞘入鞘的活劍,相當特殊。
開元殿管理委員會表示,開元殿以弘揚儒、釋、道教義,興辦公益、慈善事業為宗旨,包括老人安養、貧困急難、冬令救濟等;今年因疫情關係,廟方也在國姓爺誕辰期間,舉辦六十四天的祈福袪疫大齋法會,並發放平安餐外帶與眾人結緣。